楊念群,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教授。主要著作有:《儒學地域化的近代形態:三大知識群體互動的比較研究》(1997)、《楊念群自選集》(2000)、《中層理論:東西方思想會通下的中國史研究》(2001)、《雪域求法記:一個漢人喇嘛的口述史》(閤編,2003)、《再造“病人”:中西醫衝突下的空間政治(1832—1985)》(2006)、《何處是“江南”?——清朝正統觀的確立與士林精神世界的變異》(2010)等,主持《新史學》叢刊(中華書局版)及“新史學&多元對話係列”叢書。主要學術興趣是中國政治史、社會史研究,並長期緻力於從跨學科、跨領域的角度探究中國史研究的新途徑。
☆ 著名曆史學傢楊念群教授,《何處是“江南”?》之後,另闢新徑之作——
跨政治史、社會史、思想史、文化史等多元領域,融入對五四重要議題的全新思考,展現最為新銳的史學前沿研究。
☆五四一百周年紀念熱潮中的理智冷靜之作——
有意淡化紀念五四的儀式感,反對老調重彈、拘泥舊話題的“紀念史學”套路。
☆重新定位五四,發現斑 駁多彩、異常復雜的曆史真相——
把五四放在由清末變革,到民初社會革命,直至20世紀40年代的曆史長程中,進行重新定位。將五四視為上承民初政治改革危機,下啓社會變革風潮的重要曆史環節。以關注曆史運動的動態視角,呈現五四豐富的意義。
☆探索五四的另一麵:社會變革風潮——
創造性地指齣,五四除瞭是一場“政治事件”和一種“個人自由覺醒”外,它掀起的社會變革風潮也不容忽視,甚至深刻地影響著中國人的精神世界;深究五四時期“社會”觀念如何産生,各類社會改造組織紛紛湧現的原因,發掘長期為人忽視的重要曆史遺産。
☆關注中國近代知識分子的命運與抉擇——
以康有為、梁啓超、鬍適和毛澤東為代錶,勾勒齣不同類型中國近代知識群體的麵貌。從近代知識人不同活動區域和地方思想傳承路綫的角度,比較他們在思想和行動上産生的差異。
☆縱貫古今,理清中國現代曆史轉型的內在邏輯,發現有生命力的中國傳統價值——
將五四前後湧現的各種概念、主義、思潮,置於中國具體的曆史狀況中進行分析,以此剖析五四後興起的各類“主義”的思想來源,並考察它們和傳統價值之間的關係。
☆五四研究麵麵觀——
清晰梳理、有力反思既往各流派五四研究的各種觀點。分析不同研究觀點的形成原因,解碼隱藏在觀點背後的不同意識形態動機。
☆拓寬研究視野,重新思考政治史的活力——
充分考慮政治與各類社會文化因素的關聯;嘗試打通“思想”爭論與基層實踐的關係,探尋群體政治行動的邏輯。
---------------
本書引入瞭五四的社會改造麵相,指齣當時湧現齣的各種“社會改造”構想是五四運動的有機組成部分。作者將五四看作一場具有多維試驗角度的社會文化運動,同時,通過把五四發生及延續的時段拉長至20世紀40年代,深度考察瞭五四一代成長起來的“新青年”麵對各種時勢變遷做齣的反應和抉擇。
----------------
楊念群稱自己“不守‘傢法’”,實際上是他刻意創新已經成為瞭習慣。
——《新京報》
對已構成中國生活常識的部分曆史觀提齣質疑和修正,想辦法剋服一種刻闆僵化的認識,激活鮮靈的思想,是楊念群一貫的追求。
——《南風窗》
在中國史學界裏,楊念群一直是個“時髦”人物……他身體力行地倡導“多學科對話”,探索一條把西方社會科學理論和中國史學研究相結閤的新路徑。
——《南方人物周刊》
發表於2025-01-27
五四的另一麵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五四的另一麵》 榮獲 《中華讀書報》、華文好書榜月度好書 第五屆單嚮街文學奬年度作品 《財經》雜誌年度圖書 新的一年,本書迎來瞭第二次加印,最新的加印版本綜閤大傢的意見,優化瞭稿麵,初版存在少數編校訛誤,此次也得以更正。 謝謝大傢的關注和支持! 本書初版麵世時,...
評分 評分誰在紀念五四?紀念誰的五四?誰在紀念五四?紀念誰的五四?誰在紀念五四?紀念誰的五四?誰在紀念五四?紀念誰的五四?誰在紀念五四?紀念誰的五四?誰在紀念五四?紀念誰的五四?誰在紀念五四?紀念誰的五四?誰在紀念五四?紀念誰的五四?誰在紀念五四?紀念誰的五四?誰在...
評分圖書標籤: 五四運動 思想史 五四 楊念群 曆史 近代史 現代中國 民國
社會觀念的生成問題的討論,諸多論述使自身對於五四的認識得以轉換,好書。
評分思路不錯,寫得很粗糙。對材料的處理過於簡捷,很多地方是從不同時期不同性質的思想史文獻中抽取相關段落,拼貼組裝到作者的論述框架中,對材料的來源和語境幾乎不做任何辨析,尤以論述個人主義、無政府主義的兩章為甚。極端的例子如196頁,前半頁是1923年的類似小說的一段文字,下麵就直接跳到1948年石瑛的“斷指事件”,兩則材料都用來說明對“個人主義”的清算,可是這種粗率的處理文獻史料的方式,得齣的結論能有多大說服力?且不說為何一本討論五四的書,可以隨意跳到三十和四十年代而不做任何說明。
評分在這個關節眼下,萬事都求諸高層下斷語的時候,還有膽量討論五四,值得肯定
評分其實沒期待中的新意,一些史料可以看。五四那代人其實不懂“西方”,陳獨秀說西方“自古是個人本位”,這些都很荒謬,其實人傢古老傳統一樣的是共同體本位。當然,對西方的隔膜,當時保守派也差不多,錢穆先生也想象,西方“工商社會,重視個人”,中土是“農耕社會,重視傢族”,類似的還有梁漱溟等,都這類論調。
評分作者所謂的另麵指的是將五四研究社會史化,也就是關注改造社會如何成為五四的主題,另外關注五四發生的社會環境與演化意義。作者在導論中批判瞭自由主義對於五四的解釋,其認為“新啓濛”的解釋遮蔽瞭五四“社會革命“的意義。運動有一個從政治關懷轉嚮文化,再轉嚮社會問題的過程,五四新文化運動者,采取瞭疏離以國傢建製為主體的政黨政治運動,主要是對於民初的政治環境的失望,楊重點討論瞭無政府主義者及毛的社會改造構想與實踐。關於五四中”個人主義“的消融過程最有啓發,其要因是”個人主義“完全是西方的産物,當時知識分子的解讀更多針對衝破傳統的束縛,而非真正意義的個體解放,正因為沒有徹底擺脫傳統在更傾嚮與從傳統思維有意或無意中尋找答案,所謂公私觀念的思路,進而與儒傢齊傢至平天下的思路閤一,最終走嚮集團主義社會主義。
五四的另一麵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