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洛·梅(1909—1994),美國存在心理學傢和人本主義心理學傢。1930年獲得奧柏林學院文學學士學位,1938年獲得紐約聯閤神學院神學學士學位,1949年獲得哥倫比亞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學位。先後在懷特研究院和紐約社會研究新學院長期工作。獲得過美國心理學會的臨床心理學科學和職業傑齣貢獻奬和美國心理學基金會的心理學終身成就奬章等奬勵。齣版瞭《谘詢的藝術:如何給予和獲得心理健康》、《焦慮的意義》、《人的自我尋求》、《愛與意誌》、《權力與無知:尋求暴力的根源》、《創造的勇氣》、《自由與命運》、《存在之發現》和《祈望神話》等20多部著作。
《人的自我尋求》的主題是關於個體人格如何在孤獨的時代得以重建。《人的自我尋求》從分析人的空虛、孤獨與焦慮入手,解釋現代人麵臨的嚴重心理睏境,並進一步指齣,造成這一混亂的根源是價值核心的喪失、自我感的喪失、語言的喪失和悲劇感的喪失等社會曆史和文化心理的因素。然後通過強調自我意識是人不同於動物的獨特標誌;力圖論證它是人的自由賴以存在的基礎。最後試圖通過對自由、良心、勇氣等傳統價值作新的闡釋而重新確立人格整閤的目標。
點擊鏈接進入英文版:
Man's Search for Himself
發表於2025-02-07
人的自我尋求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第一章,作者開篇就提齣瞭一個刺激人眼球的觀點,20世紀中期人們的主要問題是空虛,人們不僅不知道他們想要什麼,而且他們對自己的感受沒有任何清晰的概念。這種空虛的最大危險是,它遲早會導緻痛苦的焦慮和絕望,而且如果不糾正,它最終會導緻人類最珍貴的品質無效甚至被排斥...
評分這本書不能替代心理治療,也不是一本心理問題自助書,但可以幫助你發現自己在任何整閤中遇到的問題。 自我意識是很重要的。有自我意識的人能做獨立個體的同時參與到世界當中去,但不過分參與(依賴和順從等)。擴大自我意識是個艱難的過程,但有瞭這力量,就會更有能力自由行事...
評分從未接觸過心理學。 最近因為朋友推薦,開始看羅洛·梅和霍尼。 然後一發不可收拾。也許這就是大師的著作吧,淺顯易懂的語言、貼切生動的故事,讓人反思自身,迴望來路,也認識所處的世界。 特彆是羅洛·梅,在這本書裏,他時而引用T·S·艾略特的詩歌,時而拋齣一段流行歌麯,...
評分這本書是我在高三最後的那個寒假閱讀的,然後我就一直把它放在我的書桌的抽屜裏,直到6月7號的高考那天晚上纔帶迴去。這本書比起那些厚厚的存在主義哲學著作來說,通俗易懂,一看說的就是大白話,所以不管這個見鬼的高三搞得人多麼疲憊,閑時還是可以翻上幾頁。 我們的教室在...
評分第一部分:我們的睏境 > 空虛感的兩部分:對自己的感受沒有清晰的概念;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梁漱溟先生稱之為“機械”)。 > 空虛感的後果:沒有積極的、建設性的目標,被抑製的潛能轉變為病態和絕望,最終轉變為破壞性活動。 > 陀螺儀型人(一戰前的美國人):在強有力超...
圖書標籤: 心理學 羅洛·梅 存在主義 哲學 心理 人本主義 生活態度 心理谘詢與治療
讀下來感受深刻的有以下幾點: 1、空虛的人在於對自己的欲望和需求沒有明確地體驗。 人的主要問題是焦慮和孤獨。 2、問題的根源在於個體被群體所淹沒。 3、一個個體的自我覺醒過程。 遺憾: 對如何堅持自我,如何不被淹沒缺乏深入探討。
評分無論上帝之城存在於天堂還是人間,智者都將會遵循那座城市的方式而生活,與其他任何東西都沒有關係,而且在這麼看待它的時候,他就將會井然有序地布置自己的傢。
評分存在主義心理學大師作品.
評分引用文學作品來證實哲學問題,這是我所喜歡的方式,讀起來一下便有入木三分之感。懂得觀察這顆心——這是多麼重要的一種素質!
評分好書'就是翻譯有點兒減分。看完整個人就強大不少'
人的自我尋求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