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19世紀法國浪漫主義代錶作傢。1802年生於法國白桑鬆,上有兄長二人。父親為拿破侖麾下大將。少年時期傢庭因父親職業而追隨軍旅遷徙各處,雖然傢庭環境睏難,仍然持續接受教育。
13歲時與兄長進入寄讀學校就學,兄弟均成為學生領袖。雨果在16歲時已能創作傑齣的詩句,21歲時齣版詩集,聲名大噪。
43歲時法王路易·菲利普綬予上議院議員職位,自此專心從政。
184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法王路易被處死刑。雨果於此時期四齣奔走鼓吹革命,為人民貢獻良多,贏得新共和政體的尊敬,晉封伯爵,並當選國民代錶及國會議員。三年後,拿破侖第三稱帝,雨果對此大加攻擊,因此被放逐國外。
此後20年間各處漂泊,此時期完成小說《悲慘世界》(Les Miserables),同名音樂劇即依此小說改編而成。
1870年法國恢復共和政體(第二共和),雨果亦結束流亡生涯,迴到法國。無論政治或文學,均有貢獻。
1885年,雨果以83歲高齡辭世,於潘德拉舉行國葬。
發表於2025-04-24
九三年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想讀雨果的《九三年》是緣於兩年前閱讀瞭林達的《帶一本書去巴黎》。在書中,林達夫婦以《九三年》提到的戰鬥場景和法國大革命主要事件為綫索,為讀者展示瞭現實巴黎的“大革命”遺跡和“恐怖”九三年的法國景象,由此還原瞭相對真實的法國大革命。 “法國大革命”這五個字,...
評分這本書是從書櫃裏翻齣來的,人民文學1978年版,繁體字,定價1塊1毛5,剛翻齣來的時候帶著一個陰潮發黴的味道,現在那味道消失不見瞭。 關於法國大革命我隻有在學校學到的那點兒模糊印象且極其混亂,復闢反復闢,霧月熱月的記時方式也讓人糊塗,惟一印象深刻的隻是羅伯...
評分想讀雨果的《九三年》是緣於兩年前閱讀瞭林達的《帶一本書去巴黎》。在書中,林達夫婦以《九三年》提到的戰鬥場景和法國大革命主要事件為綫索,為讀者展示瞭現實巴黎的“大革命”遺跡和“恐怖”九三年的法國景象,由此還原瞭相對真實的法國大革命。 “法國大革命”這五個字,...
評分一直以來,雨果被稱作偉大的人道主義者,這本書也被譽為為他經典的作品之一。 書中的理想人物,就是作者本人的化身,雨果的父親是拿破侖手下的將軍,母親卻是個王黨,雨果早期是一個保守主義者,後來成為瞭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保護過巴黎公社的起義者。他的那部悲慘世界裏的馬...
評分2004年春夏之交,葛兆光到學校來講座。 按道理,這樣的講座,我是肯定不會缺席的,而且也確實沒有缺席,隻是一點也沒聽進去——當時我的手裏拿著的,就是這本《九三年》。 《九三年》並非一本“敵視革命”的書籍,也沒有太多作者的評論,但是一路讀下來,會讓長在紅旗下的讀者...
圖書標籤: 雨果 法國大革命 小說 外國文學 曆史 法國 法國文學 九三年
法律之上是公道。
評分雨果的風格。其實這樣寫曆史挺好的。
評分每個人物身上聚積的矛盾性都直指著人類社會變更時最深的衝突,政治信仰和生存道義之間的抉擇始終處在一種無法跳齣的因果循環中,社會形態憧憬著更美好更自由的生命活動,然而也無法不以當下那些脆弱又堅毅的生命去換取。 朗德納剋,戈萬,西穆爾丹, 米歇爾·弗萊夏, 泰爾馬什,政治立場對他們的意義都各不一樣,但是對生命的理解與尊重似乎又擁有無盡的交集,這也許就是浪漫主義要傳達最高的信仰。雨果的最後一部作品,描寫與哲思交替攀登,十分敬仰。
評分革命後,我們需要怎樣一個共和國?羅伯斯庇爾那種權術共和國?丹東那種全憑熱情和蠻勁的共和國?還是馬拉那種特務遍地的老大哥共和國?
評分我看到的是福柯的瘋人船,是門羅的絕望,是尼采的傲慢,還有你和我的未來,可我活著的目的就是不要變成那樣
九三年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