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昆德拉(Milan Kundera,1929- )
小说家,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布尔诺;自一九七五年起,在法国定居。
长篇小说《玩笑》《生活在别处》《告别圆舞曲》《笑忘录》《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和《不朽》,以及短篇小说集《好笑的爱》,原作以捷克文写成。
小说《慢》《身份》和《无知》,随笔集《小说的艺术》《被背叛的遗嘱》《帷幕》和《相遇》,原作以法文写成。
《雅克和他的主人》,系作者戏剧代表作。
发表于2025-02-07
小说的艺术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相对于昆德拉的小说,我倒更乐意看他的这部小说评论集,因为它端庄且不失洒脱的风格使我从中受益不浅。如果说看不懂昆德拉的文字,那绝对不是因为昆德拉遣词造句有多少复杂,而只不过是他要透露的那个信息确实深邃了些,我想说的是,相对于卡夫卡取重于“剧情”的设计...
评分《小说的艺术》是昆德拉在任大学教授时,为学生上课编写的教材。严格地说,这都不能算是一部作品,但是这本书对于小说的探索却远远超出一般意义上的文学评论,昆德拉将视野更多地投向人的存在状态。 “受诋毁的塞万提斯遗产”是《小说的艺术》的第一篇,其中昆德拉系统地阐述了...
评分相对于昆德拉的小说,我倒更乐意看他的这部小说评论集,因为它端庄且不失洒脱的风格使我从中受益不浅。如果说看不懂昆德拉的文字,那绝对不是因为昆德拉遣词造句有多少复杂,而只不过是他要透露的那个信息确实深邃了些,我想说的是,相对于卡夫卡取重于“剧情”的设计...
评分前前后后差不多10年时间吧!其实没有特别刻意的去收集,基本所有的小说都是上学时在学校图书馆借着看的,文艺理论类的倒都是后来自己买的。 我之前对昆德拉作品的印象大致是:小说比文艺理论好,用捷克语写的作品比用法语写的好,读过这本之后看法稍有改变。 我看的他的第一本书...
评分发现惟有小说才能发现的东西,乃是小说唯一的存在理由。(布洛赫语 hermann broch(1890-1930)奥地利小说家 ) 一部小说,若不发现一点在它当时还未知的存在,那它就是一部不道德的小说。知识是小说的唯一道德。 发现的延续(而非所有写作的累积)构成了欧洲的小说史。 ...
图书标签: 外国文学 米兰·昆德拉 米兰・昆德拉 文学研究 *上海译文出版社* 法国文学 昆德拉 文论
☆ 米兰·昆德拉是当今世界在文学地位和作品销量上最有号召力的大师之一,也是历年诺奖得奖呼声很高的西方作家。
☆ 《小说的艺术》是昆德拉作为小说的创作者和研究者,对小说艺术思考的总结,藉由此书,我们可以了解作家的艺术观点、风格、技巧,和他对写作的态度、对文学传统的理解,以及在这个态度背后对人和世界的想法。
☆台湾昆德拉作品系列译者尉迟秀先生译本
“人一思索,上帝就发笑。”昆德拉说,在这个格言的启发下,他喜欢想象:弗朗索瓦?拉伯雷有一天听到了上帝的笑声,欧洲第一部伟大的小说因此诞生了。小说艺术来到世界正是上帝笑声的回响。小说的智能不同于哲学的智能,它不是从理论蕴含,而是从幽默精神中产生的。这本作品是昆德拉对小说艺术思考的总结,藉由此书,我们可以了解这位作家的艺术观点、风格、技巧,和他对写作的态度、对文学传统的理解,以及在这个态度背后对人和世界的想法。
翻译优于董强
评分天才之作,每一篇都可以作为论文发表在c刊了。摆脱很久以前因为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对他的偏见,要继续读他的书了。 小说是对存在的思考。
评分世界上艺术家大概分为两种:一种是在面对艺术批评时会说“不要过度解读我的作品”;一种是面对艺术批评和对谈时会对对方说“你理解的还不对,我们先定义一下要讨论的作品”,然后有关作品本身的话题被无限展开。或许读者会感到自己的无知,不能在最初就完美理解艺术家想表述的。这里他没谈论“无知”,倒是谈论了“媚俗”和“愚蠢”。看来无知是不可避免的,但媚俗和愚蠢就要自己负责了。
评分“这门艺术知道如何创造迷人的想象空间,在其中,没有人是真理的占有者,每个人都有权被理解。”小说的枢机是相对性、可能性、复杂性、人的存在。不过关于他自己作品结构的解释,原本是不信这一套的,直到第六部 六十三个词,那些字词正是对存在的探索。
评分客观来说真正比较能够看得懂的也就是第一章和最后一章的部分,不知道这个五星是不是有资格给出。具有哲学思辨的小说家可能是更符合米兰昆德拉的定义,——小说智慧无穷,而作者聪明有限,也是一个很妙的论述,对小说意义的定义也好,对愚蠢这一事物的重新理解也好,都足以令我这个读者再重新认识世界一点。可能多的是人不喜欢米兰昆德拉,但是应该没人会否认他是一个大师。
小说的艺术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