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瑟夫·布罗茨基(Joseph Brodsky,1940—1996)
著名俄裔美籍诗人,他对生活具有敏锐的观察和感受力,思想开阔而坦荡,感情真挚而温和。他的诗充满了俄罗斯风味,特别是在流亡国外之后,怀乡更成为他的重要诗歌主题之一。在艺术上,他始终“贴近两位前辈诗人,阿赫玛托娃和奥登”,追求形式上的创新和音韵的和谐。1987年,在他47岁时,以其“出神入化”“韵律优美”,“如交响乐一般丰富”的诗篇,由于他的作品“超越时空限制,无论在文学上及敏感问题方面,都充分显示出他广阔的思想和浓郁的诗意”,以及“为艺术英勇献身的精神”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这项世界性文学大奖继加缪之后又一位年轻的获奖者。布罗茨基已经被公认为20世纪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198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布罗茨基诗歌全集
世界范围内继英语和俄语后的第三个语种版本
-
◎ 编辑推荐
作者布罗茨基是1987年诺贝尔文学奖的主,已经被公认为是世界范围20世纪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国内无论普通读者还是学术界都对他非常关注。本次出版将华语世界第一次也是最大规 模地全面翻译出版布罗茨基的诗作全集,也是世界范围内除了英语和俄语外的第三个语种的译本。
采用公认最权威的俄语版BIBLIOTEKA POETA 作为翻译底本,作者本人也参与了这一版本的编纂和修订。这一底本的编纂者洛谢夫是作者生前的好友也是世界范围内最优秀的布罗茨基专家之一。从内容上不但译出布罗茨基一生创作的所有诗作,而且将最为详尽、最具研究性和学术性的背景材料、评价与注释也一并译出。
本次发行的《布罗茨基诗歌全集 第一卷(上)》中,有一篇长达7万多字的由洛谢夫为布罗茨基所做的文学传记,对布罗茨基的人物生平、文学创作、思想变化都介绍得非常详尽,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
◎ 内容简介
本套书收录了20世纪最伟大的诗人布罗茨基用俄语写作以及由他本人或在他本人的帮助下由英语译为俄语的全部诗篇,囊括了诗人一生中最重要、最著名的诗歌作品。本次出版这套书的第一卷的上册,主要内容为《佩尔修斯之盾——约瑟夫•布罗茨基的文学传记》及诗集《在旷野扎营》中的大部分诗歌。布罗茨基的文学传记,是洛谢夫结合自己与布罗茨基的交往和对他的研究所做,对布罗茨基的人物生平、文学创作、思想变化都介绍得非常详尽,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在旷野扎营》是布罗茨基出版的第一部诗集,内容均为他的早期作品,本卷中收录了七十首短诗和叙事诗《伊撒和亚伯拉罕》。对于布罗茨基来说,这些作品在其诗歌的道路上则标志着其风格的形成和确立:结构手法、词语的形象体系(象征性词汇)、独创性的诗律。
刚看完前面的《佩修斯之盾》,语言很干净,没杂质。这不是小问题。像某诗丛出的某退休官员译的耶麦的书(《春花的葬礼》),那个语言,陆离斑驳的,像个陈年臭水沟发了酵一样,里面什么东西都有,忽而村言、忽而俚语、忽而书面气十足的书面语,其中的较好的诗句也像是从臭水里...
评分根据某种不成文的说法,在俄罗斯诗人中,布罗茨基是最后一座高峰。是否果真如此,还需专家学者进行论证,但在这里引出这句话表明,不可否认布罗茨基具有无远弗届的影响力,至少在俄罗斯和英美世界如此。最近几年,随着《小于一》《悲伤与理智》《水印》等作中文译本的问世,布...
评分首先请允许我在开端再次真诚的给译者娄自良先生道歉,为自己在刚一翻开书本尚未完全了解内情的情况下就出语轻蔑译者而深感愧疚,我为自己的浅薄无知浮躁轻狂以及偏见而抱歉。 因个人习惯先阅读了诗歌部分,后翻阅了传记,最后才读了最前面的译者前言,娄先生的前言算是较为凝练...
评分首先请允许我在开端再次真诚的给译者娄自良先生道歉,为自己在刚一翻开书本尚未完全了解内情的情况下就出语轻蔑译者而深感愧疚,我为自己的浅薄无知浮躁轻狂以及偏见而抱歉。 因个人习惯先阅读了诗歌部分,后翻阅了传记,最后才读了最前面的译者前言,娄先生的前言算是较为凝练...
评分原文地址:http://www.qh505.com/blog/post/5593.html 在这里,我想到的 不是诗歌,而是:罪孽。我写诗 越来越少了。 ——《寄语诗歌》 写诗越来越少,是因为那条路足够漫长,是因为可能被岁月淹没——连同诗人,在“罪孽”的世界里,一种诗意的心被遗忘,悲痛会像死亡一样降临...
底本好,译文语言还行吧...但娄自量老师的文学常识是不是有点不足……上译的校对就不说了,估计根本没有校对这种东西
评分翻译一般,前面百余页的传记有点啰嗦。 雪从棚顶下的缝隙 落在干草上。 我摊开干草 看到了一只螟蛾。 螟蛾啊螟蛾, 你钻进干草棚 躲过了死亡, 总算能活下来过冬。 螟蛾爬出来一看, 只见“蝙蝠”在冒烟, 原木的墙壁 被照得通亮。 我把螟蛾移到面前, 看到它身上的薄粉层 比火焰,比自己 的手掌更清晰。 在黄昏的雾霭里 只有我们两个。 我的手指很暖和, 宛如七月的天气。
评分上译憋了个大招啊
评分Brodsky诗歌,不少是超长篇epic,意向宏远,热烈,浓郁,某种程度的自然主义,有白银时代之遗韵。在他手中,诗歌变成一件怪异的武器,金箍棒般可大可小,出神入化——既可刺穿官僚主义利维坦虚伪的假面,又能细腻观照微观个体化的情绪与困境。译者俄文专业出身,波荡一生,功成名就之余,以86岁高龄直接自俄文版译出,译笔质量不太了解,不方便评价,但精神极感!极感!上海译文这次动了大手笔 ,豪印10K册,在我印象中,近年来,除北岛外,中国大陆诗歌(包括译本)罕有此规模之印量。祝出版顺利!
评分底本好,译文语言还行吧...但娄自量老师的文学常识是不是有点不足……上译的校对就不说了,估计根本没有校对这种东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