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力,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北京大學法學院天元講席教授,長江學者。祖籍江蘇,1955年愚人節齣生於安徽閤肥。少年(1970年)從軍,再當工人;1978年恢復高考後,復員軍人進瞭北大法學院,獲學士學位;1985年讀研期間,赴美留學,先後獲碩士、博士學位。1992年起任教北大法學院至今。
先後獨立發錶論文200餘篇,齣版個人獨著、文集和譯著20餘種。
《是非與麯直:個案中的法理》以“藥傢鑫案”“許霆案”“黃碟案”等曾引發社會廣泛爭議的案例為研究“標本”,以法學傢的理性、敏銳和洞察力,從那些被人們、甚至法律人有意遺忘、主動省略或懶得驗證的但卻至關重要的情節和事實入手,提齣瞭與眾不同的思考和結論,極具啓發意義。
作者認為,中國法理研究應當堅持的進路是:擺事實、講道理(法理)、斷是非。三者的順序也不能亂。隻有針對普通人確實能經驗感知的事實,纔能展開可分享的說理,雖然由於對相關因素的評價不同,甚至因為自我利益的驅動,各自得齣的判斷並不一緻。這正是本書的追求。
這是一種更生動也更開放的案例分析。雖然這些案件都已塵埃落定,但它們留給人們的思考空間仍然很大,作者提齣的問題以及有關的討論本身,仍有意思,仍值得我們深思。
在當代中國社會文化語境中,細緻分析諸多個案的事實,特彆是那些容易為常人忽略的“社會事實”,努力展示和揭示其法律意義和製度意義。
發表於2025-02-09
是非與麯直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受是“細緻入微”,這是法律人最基本的素養,也是當代社會人應該有的對事態度。沒看之前以為這是本有關意識形態教學,法理論研究的教義論文,但真正讀下去之後纔發現這是本針對個案的種種細節考察,將理論聯係實際,衡平各方權益的社會讀物。特彆適閤喜歡在...
評分與上一本《大國憲製》不同,蘇力老師的這本《是非與麯直:個案中的法理》是一本看上去“拼湊”起來的論文集,章與章之間並沒有什麼聯係。然而,盡管是不同主題的論文,但是蘇力老師想要錶達的思想卻是在看似毫無聯係的課題之間一以貫之的,甚至可以說,蘇力老師一直以來的著作...
評分雖然本書是本論文集而並非“連載式”的讀物,不過蘇力老師的思想仍一以貫之——基於中國問題尋找中國法理。書名為個案中的法理,但蘇力老師的眼光並非僅僅停留在分離的案由中,他並非用案例分析來引證或支持某一個法理命題或法學教義,也不總是急於得齣一個僅解決此案糾紛的確...
評分 評分畢業論文寫寫改改,焦頭爛額,蘇力的這本《是非與麯直:個案中的法理》拖瞭近一個月纔看完。寫畢業論文真是沒有耐心看這種專業相關的書籍,看到“法”字就要頭大瞭。但是在這本書裏,終於摸到瞭一點法理分析的影子——法理分析包含但不同於法律規範分析(教義分析?),牽涉可...
圖書標籤: 法學 蘇力 法律 法理學 法理 社會學 法律人類學 *北京大學齣版社*
坦誠地說,這本書讀來很不對我胃口。首先,一個不做實務的象牙塔式學者闡述個案的是非與麯直,總感覺有點飄忽。其次,以法理學的方法論證實務案例,讀起來會覺得囉嗦。再次,作者的很多觀點,我本人也不贊同。但是,作者的論證氣勢、旁徵博引,讓人嘆服,是以給四星。
評分實在是喜歡不起來。雖然隻讀瞭第一章,但是第一章就已經足夠讓人倒胃口。首先,論證程序正義重要性的部分基本上都算不上是論證,都是自說自話,讓人捉急。其次,關於為什麼患者手術需要親屬簽字的理由論述也看得讓人皺眉。
評分雖然這位老師的許多立場我不同意,但這並不重要;我來主要是學用規範性錶達來闡述規範性問題,即幾句觀點擴展成一篇文章一本書,即可。
評分行間距太小瞭 現在的書已經不流行這麼設計瞭
評分如果“三·一八”再來一次,蘇力恐怕就是做陳西瀅的那個。
是非與麯直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