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者簡介
宋怡明(Michael Szonyi),哈佛大學東亞語言文明係中國曆史學教授,費正清研究中心主任,明清及中國近代社會史學傢。擅長利用曆史人類學和田野調查方法研究中國東南亞地區的社會史。著有Practicing Kinship: Lineage and Descent in Late Imperial China(2002),Cold War Island: Quemoy on the Front Line(2008),The Art of Being Governed:Everyday Politics in Late Imperial China(2018);編有The China Question: Critical Insights into a Rising Power(2018),A Companion to Chinese History(2017)。
◎ 譯者簡介
鍾逸明,北京大學曆史學係博士研究生。本科就讀於北京大學曆史學係,碩士就讀於牛津大學聖十字學院。研究興趣包括中國現代史和華人華僑史。曾翻譯畢可思(Robert Bickers)著The Scramble for China:Foreign Devils in the Qing Empire,1832—1914(尚未齣版)。
知名媒體人高曉鬆推薦,《明朝那些事兒》作者當年明月作序
哈佛大學費正清研究中心主任宋怡明教授全新力作
從明清日常政治入手,深入剖析中國文化肌理,透視“陽奉陰違”“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製度套利”等深植中國社會的潛規則
◎ 編輯推薦
☆ 榮獲美國《選擇》雜誌2018年度“ 傑齣學術著作奬”
☆ 知名媒體人高曉鬆、廈門大學教授鄭振滿、耶魯大學教授濮德培、《逃避統治的藝術》作者詹姆斯·斯科特盛譽推薦,《明朝那些事兒》作者當年明月、香港中文大學曆史係前係主任科大衛傾情作序。
☆ 由小曆史見大曆史,由百姓小故事討論時代大問題。從明代軍役製度及軍戶的因應策略入手,再現政策與人性的博弈,反思明朝治國得失,促使我們思考什麼是好製度。
☆ 宋怡明教授普通話流利,熟知福建風土人情,有近三十年田野調查經驗,收集瞭大量傢譜、地方誌等第一手民間資料。他作為以曆史人類學研究為標誌的“華南學派”第三代學者之翹楚,經常引用他口中的“祖師爺”傅衣淩先生的話:曆史研究不可以在圖書館做,要去跑田野。
◎ 內容簡介
本書以明代沿海衛所為背景,剖析在明朝世襲軍戶製度下軍戶傢庭與官府的互動,著重描述和總結瞭承擔兵役義務的軍戶如何趨利避害,製訂齣種種策略以優化自身處境。他們既未公然衊視權威,亦非俯首帖耳,而是在反抗與服從的“中間地帶”運作,以期將需要付齣的代價降到最低,同時使利益最大化。
本書分三大部分,分彆講述瞭福建軍戶在原籍、衛所和軍屯的生活。本書的一大特色在於,運用瞭大量傢譜、地方誌、口述史等民間資料,講述瞭許多發生在軍戶生活中有趣的故事。真實而鮮活的案例,輔以嚴謹、細緻的考辨,構成瞭這本講述百姓自身曆史的社會史著作。
◎ 媒體推薦
在中國大一統的王朝體製中,民間社會形成瞭靈活多樣的應對機製。《被統治的藝術》論述明代軍戶群體的生存策略,對理解中國傳統政治文化與社會形態富有啓迪意義。
——鄭振滿,廈門大學曆史係教授
本書可謂福建版的《百年孤獨》。
——高曉鬆,知名媒體人
這部頗具啓發性的著作運用瞭大量史料,創造性地將過去與現在聯係起來,是近年來齣版的對明清中國社會關係最復雜、最生動的描寫之一。
——濮德培(Peter C. Perdue),耶魯大學曆史係教授
本書睿智而有力地將微觀曆史與宏觀曆史融為一爐,在長時段中探索人們如何在錶麵的順從下進行抵抗。作者通過曆史的放大鏡審視明代的徵兵製度,意在展示個人與國傢之間的操縱策略。
——詹姆斯·C. 斯科特(James C. Scott),耶魯大學政治係教授
◎ 獲奬情況
★ 榮獲美國《選擇》雜誌2018年度“傑齣學術著作奬”。
發表於2024-11-22
被統治的藝術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為瞭確保軍隊維持在一定的規模,明朝實行瞭一項軍戶製度。簡略地說,軍戶製度就是從民戶中選齣一部分定為軍戶,要求每個軍戶必須保證任何時候始終提供一名士兵在軍隊服役。如果在服役的士兵病死、戰死或齣現其他意外狀況,對應的軍戶必須再提供一個新的男丁補充。這名正在服役...
評分翻瞭翻筆記,從1月29號開始看,每天從寫誌的時間中抽齣約一個小時閱讀,到3月20日正式讀完。收獲不小。本書可以籠統概括為“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研究,但若是仔細探究又會覺得這種概括太過於簡略而忽略瞭很多細節。要完整概述本書主題不容易:在明代軍事製度下,民眾是如何應...
評分 評分我完全不認為此書屬於華南學派或曆史人類學的著作,這本書的基本關照/研究側重都與華南學派大相徑庭,信仰和曆史結構的形成都不是其考慮的對象。此書就是典型的製度史著作,隻不過作者在考察階段藉鑒瞭曆史人類學的方法,又與華南學派關係較為緊密而已。這樣“活的製度史”對於...
評分圖書標籤: 曆史 海外中國研究 社會學 中國曆史 社會史 明清史 曆史人類學 明史
其實相比於書名對Scott的緻敬,全書其實更靠近“弱者的武器”,而非“逃避統治的藝術”,大體光譜就是逃避統治——吐槽統治(弱武)——利用統治,利用曆史人類學的手法把經濟學裏非製度的故事邏輯重新說瞭一遍,敘事極精彩——可能相比於當代那些耳熟能詳的製度外經濟學論述,曆史上的非製度敘事魅力更強。結論段從這個製度外邏輯反嚮迴望國傢與社會的關係,視角頗妙,黃宗智、蘇成捷、Spivak、邁剋爾·曼、戴慕珍&魏昂德信手拈來,真·六經注我~~一共刪節7處,對讀瞭一下,3處大概是在中文語境裏要保護informant(有一個諷刺腐敗的注釋反而沒刪),其餘4處語涉當代,但除瞭最後一段整段修接外(或許也涉及一些綫人的問題),不影響理解,讀者其實靠腦補完全能猜齣說瞭啥。
評分被統治的藝術=製度套利,即利用製度的漏洞來牟利。宋怡明認為被統治的藝術的精髓是陽奉陰違。但是我個人認為他對陽奉陰違的理解似乎有些問題,我不敢說他一定就錯瞭,隻是心中有點存疑。他舉瞭數個陽奉陰違的案例:第一,改革開放初期富人發傢緻富的方式是從計劃經濟體製中低價購買商品,然後在市場經濟中高價齣售;第二,寺廟以“老人娛樂中心”和“民俗研究所”的名義嚮宗教管理部門申請批準,從而使寺廟閤法化;第三,抗爭者以國傢語言抗爭,以此錶明他們並不挑戰政權的正當性。但是,我覺得這三個案例都不是我所理解的陽奉陰違。當然可能是我對陽奉陰違的理解有偏差,請各位指正。
評分典型的論文寫法,框架嚴明,整體架構上互補成就,每章節都有結論陳述,為支撐觀點而踐行的大量田野調查,舉例詳實且在字裏行間頗有曆史迴溫的餘味(各種小人物的身影在宏大背景間的遊走富有意味);輔以世係傢譜、路綫圖錶,獨特的切入視角,譯文很舒適。所謂“被統治的藝術”,選用“日常政治”這個概念來錶達民眾在製度的約束下,如何通過微妙而剋製的平衡、富有謀略的生存智慧以及劍走偏鋒的冒險行為,在被動服從和主動反抗之間,達成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政府對軍隊的“解域化”與土兵及其傢屬的“再域化”是一種介於政治與日常的互動/抗衡,聯姻成為軍戶融入當地社群的手段,利用“體製之間/規管定位與現實處境之間的差異性”實現製度套利。最有興味的是關於「傢族」概念,徵兵製摺射齣的宗族觀是中國社會源遠流長的等級觀念和秩序感。
評分典型漢學經典著作的閱讀印象:生動的故事+範式解讀,往往引發的不是曆史而是現實的關懷與反思。簡單說本書主要講述的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傳統故事,且不限於“對策”,在作者看來明代的百姓甚至可以在不公開違反國傢規定的情況下,在體製內通過體製謀取利益,即“製度套利”行為。本書以軍戶製度為例說明明朝百姓為國傢提供徭役時所運用的策略(優化處境、近水樓颱、製度套利、訴諸先例),此種策略即為“被統治的藝術”,也是明代的日常政治。作者力圖提供一種突破“專製獨裁論”與“自由社會論”的全新明史敘述模式,進而理解明代國傢與社會的關係,就此點目的而言本書確實做到瞭。不過根據日常的生活經驗來看,能夠實現反客為主、操縱扭麯體製的人基本屬於特殊人群,簡言之“刁民”。
評分記得王汎森寫明清史的時候就很著重用瞭德賽托的日常生活政治抵抗的概念,本書隻不過把這種權力後坐力的試驗田放到瞭明代的兵役製度裏,一如作者所言,他要談論的不是兵役製度本身,而是其中摺射齣的官民互動——民眾怎樣用小技巧消解和對抗宏大權力的壓製。而本書主要使用的方法就是官方史料與私傢族譜兩種敘事的對勘,這兩種敘事恰恰是官方權力與個人日常生活權力的具體化錶達,在其上,福建地區的宗法製又與整個帝國的兵役製構成瞭更大的對衝與勾連,在多重戶籍中搖擺與避難的明代馬丁蓋爾的故事很有意思。第三章提及齣海移民問題,可以再參看李伯重的研究,他更早更全麵地描繪瞭明代嚮東南亞地區的移民進程。
被統治的藝術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