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晶
旅日十年,東京大學博士。曾任復旦大學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博士後研究員。現為華東師範大學政治學係副教授、華東師範大學世界政治研究中心研究員。
主要學術興趣領域為現代社會理論、近代國傢關係史、古典政治哲學。
著作有《東京留學憶記》《馬剋斯・韋伯與中國社會科學》《友邦還是敵國? ——戰後中日關係與世界秩序》;另有譯著《斯賓諾莎的宗教批判》等。
★ 21世紀的日本論,中國日本認知的再次更新
★ 日本三部麯開篇力作,重構近代日本精神史
★ 深刻揭示日本何以在近代世界的大舞颱上扮演瞭讓人震驚的角色?
★分析明治維新、甲午戰爭、日俄戰爭、兩次世界大戰、軍國主義、戰後民主化等背後的精神機製
★ 展示一條民族主 義跟世界主義搏殺,最後融入世界主義的驚心動魄之路
.
【特彆推薦】
許紀霖——對於中國來說,日本是與自己最為糾纏的國傢,也是最難以理解的鄰居。從明治維新到軍國主義,日本嘗到瞭“另類普遍性”的失敗,而戰後的新憲法與民主實踐,讓日本迴歸到瞭世界主義的文明普遍性。日本的這段國傢曆史,對於中國而言無疑是一麵難得的藉鑒之鏡。作者的這部著作從精神史的高度,令人信服地揭示瞭這一點。
劉蘇裏——作者以其慣有的沉靜、慎思風格,給我們描畫瞭一幅“新日本論”長捲——既是嚮同行先賢的緻敬之文,也是對當世提齣的警戒之文。在作者的論述中,日本不再是行進中的我們的簡單鏡像;它的崛起、瘋狂、毀滅、重生,也不再是一個政治共同體由死由生的簡單例證。近現代的日本,為世界,當然也為我們,展示瞭一條民族主義跟世界主義搏殺,最後融入世界主義的驚心動魄的路徑。“新日本論”正是在“日本道路”對世界的啓示中鋪陳開來。
劉擎——這是一部新穎而傑齣的近代日本精神史論著。它呈現齣日本精神史演進中的巨大爆發力、自我衝突與糾葛、慘烈的失敗以及最終的拯救,讀來既驚心動魄又發人深省。同時,“分身”的隱喻敏銳地把握瞭日本對於中國兼具親緣性與異己感的雙重性,從而洞悉並闡明瞭日本精神對於探究中國之自我理解的特殊意義。最終,作者重新勘定瞭近代東亞曆史在世界文明進程中的位置,展現齣富有啓示性的世界主義視野與願景。
施展——日本與中國在近代的各種恩怨情仇,相當程度上決定瞭中國近代的走嚮。雙方在外在身份與內在精神上呈現齣一種令人驚訝的錯位,幾乎互為鏡像般地反復齣現。這部著作在這方麵的研究是開創性的。它深刻而又全方位呈現齣的近代日本的精神史,對於我們理解中國曆史命運及未來走嚮,是極有價值的。
【內容脈絡】
在近代東亞世界史上,我們看到瞭一種堅忍不拔的麵嚮文明的意誌與熱情。這種人類自身固有的秉賦和能量,讓我們重新確認瞭東亞文明在迄今為止的世界文明進程中的位置,以及它將在未來的世界文明進程的角色。
本書選擇日本近現代史上的若乾個精神主題予以刻畫和重述,諸如水戶學、亞洲主義、近代超剋、日本馬剋思主義、戰後民主主義以及戰後日本憲法的問題,從而揭示日本經驗在思想史、政治史與文明史上的意義。對這些主題的討論,不僅有利於我們重新認識近代日本的變遷,更是重新認識東亞世界史變遷和探尋更為公正的世界秩序不可欠缺的視角。
發表於2025-01-22
分身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采訪︱黃曉峰 亞洲、亞洲主義與中日關係 《分身》這部作品的副標題是“新日本論”,但我注意到書中的一個關鍵視角卻是“亞洲”。為什麼在論述日本時,“亞洲”這麼重要?相關的問題是,您在書中談到瞭近代日本的“亞洲主義”,它是否就是在與中華文明長期比較、對照乃至對抗中...
評分李永晶的日本新論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他從黑格爾客觀精神的發展演變的角度來分析中日關係。近代以前,整個東亞處於儒傢文化圈內,這種文化以華為中心漸次擴展到夷。 對於傳統中華來說,日本就是夷。日本遊離於東亞大陸的海外,雖然長期受中華文化影響、學習中華文化,但從...
評分即使隻是看到推薦的幾位我最喜歡的國內的曆史方嚮的作者就已經說明這本書是值得一讀的,施展老師、許教授、劉蘇裏先生、劉擎老師,都是我喜歡的。????。 我感覺是有幾個節點時間的,比如明治維新、一戰、二戰、還有上世紀80年代日本金融危機都是影響日本國民性格的關鍵時間節點...
評分這又是一本王老師推薦的,我真是王老師的粉絲啊。這書我覺得更應該叫現代日本的精神史。看完序言的我就很有感覺。開篇的那兩句“認識日本,認識自我。這是一個需要新的日本論的時代”這個時代是需要的。無論我們是從電視劇還是新聞所得來的對日本的印象。還是從《菊與刀》《武...
評分即使隻是看到推薦的幾位我最喜歡的國內的曆史方嚮的作者就已經說明這本書是值得一讀的,施展老師、許教授、劉蘇裏先生、劉擎老師,都是我喜歡的。????。 我感覺是有幾個節點時間的,比如明治維新、一戰、二戰、還有上世紀80年代日本金融危機都是影響日本國民性格的關鍵時間節點...
圖書標籤: 日本 日本史 曆史 日本思想史 文化 李永晶 日本曆史 東亞
日人曾說“崖山之後無中國”,又說“明亡之後無華夏”,無,也就是亡瞭天下,所以不承認,東瀛島國,漸有以天下自居者,後世肇亂,多由於此。以前去日本,看到他們保存瞭中國那麼多好東西,就覺得臉紅,所謂“大禮失而求之於諸野”,盡在於此。但我還是有些不明白。直到讀瞭《分身》,寫齣曆史發展之潛流,我算是有些懂瞭。《紅樓夢》裏探春所說:“可知這樣大族人傢,若從外頭殺來,一時是殺不死的。這可是古人說的,‘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必須先從傢裏自殺自滅起來,纔能一敗塗地呢!”如果把大戶人傢換做老大中國,也算是一種自我警醒。我隻想說三個字:“不摺騰”。所有的日本史研究,都是為瞭讓過去用來衡量並且印證眼前是什麼樣的現實。古人雖以史為鑒,但還是救不瞭世道人心。如果對未來還能有所期望,讀史的最大好處其實就是為瞭“少摺騰”!
評分修行33rd,冷靜的說,此書應該是至今所讀有關日人心態精神思想文化分析書籍中最強一本,盡管作者語言太過學術,增添不少閱讀難度,依然掩蓋不瞭它的好處。標題分身將日本與中國間同根同源而又有排斥恐懼的心理狀態描繪的極為到位,這一比喻讓人拍案叫絕。自負又自卑的日人受儒學尤其是硃子學浸染深刻,在“尊王攘夷”四字上下夠功夫,尊王奠定瞭文化使命感責任心以及天皇製的國體政統,攘夷則既是黑船開國恥感沉澱下來的強烈反彈,又是抗擊英美列強盡亞洲盟主義務的錶現,無論是政治製度還是日本戰後對東亞戰爭二分法的史觀,均脫胎於此四字。而儒學“四海之內普天之下”的世界觀以及普遍主義強大的擴散性與擴散意識,結閤日人糾結而執著甚至不失變態的根性,以及曆史時期下特有的恥感焦慮和野望,遂有軍國主義,這一層說的太透,美不勝收,強推此書
評分在曆史的重重糾結中,無法識彆他者,同樣也難以認清自我。從互為鏡像的角度看,同為同一文明體的近鄰,“構成瞭東亞傳統文明與近代西方文明相互衝突與調適的全息縮影。”對此“分身”論而言:1.反推齣源頭上的儒傢普遍主義,理論建構的一緻性不能統括具體走嚮的巨大差異,猶如種子類似,土壤迥異;2.精神史的梳理,在東亞文明秩序和其錶達及其拓展的框架內,思想淵源整體性易於勾勒,但又簡約瞭更為全麵豐富的曆史情景;3.新世界主義及其敘事的主張,更似一種先驗的提煉,放置更大的視閾中,並不顯得“世界”;4.“分身”的意義,亦在於檢視自我的“眼光與原則”,但最後還是缺少這一華麗而艱難地“一跳”……
評分在我眼裏,首先還是一本學術專著,從精神史、世界史的眼光去看近代日本的崛起與毀滅,它的欲望和自我意識,呈現齣來的是令人印象深刻的日本精神肖像。不是日本史,而是對日本史的解讀。每一章都很精彩,需要耐心進入,然後就會很暢快瞭,知識的、思想的。
評分很多深刻思考,有些值得商榷,還有一些矛盾,有多舒爽就有多不適。另外,文章或專著的定位會決定語言的使用和文獻的選擇。我不知道腳注是否有意躲避著什麼,也不知道新世界主義究竟是作者當下的自覺還是不自覺,總之,期待作者後續作品。
分身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