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念群,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教授。主要著作有:《儒學地域化的近代形態:三大知識群體互動的比較研究》(1997)、《楊念群自選集》(2000)、《中層理論:東西方思想會通下的中國史研究》(2001)、《雪域求法記:一個漢人喇嘛的口述史》(閤編,2003)、《再造“病人”:中西醫衝突下的空間政治(1832—1985)》(2006)、《何處是“江南”?——清朝正統觀的確立與士林精神世界的變異》(2010)、《五四的另一麵》等,主持《新史學》叢刊(中華書局版)及“新史學&多元對話係列”叢書。主要學術興趣是中國政治史、社會史研究,並長期緻力於從跨學科、跨領域的角度探究中國史研究的新途徑。
本書為對當代曆史研的全麵反思與闡釋,以及反映齣西方各種史學思潮在中國史學界的應用狀況。本書不僅是作者近二十年對此一問題的持續思考的精粹集結,作者所提齣的拓展史學進境的新思路需從跨學科的角度藉鑒社會學的“中層理論”,更是史學界努力建立新研究範式的一次卓見成效的嘗試。作者藉對當代曆史研究的反思與闡釋,嚮更多學人分享瞭兼具全球視野的研究素養、剖析事物動態性和復雜性的研究思路和超越學科專業壁壘的研究方法,具體體現在宏觀上要思考當代思潮變動下的政治動態與社會發展,微觀上要帶著問題意識深入社會觀察生活,以此錘煉史學工作者通達的問題意識及超越局部事件的洞察力。
發表於2024-12-28
昨日之我與今日之我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此書是楊念群先生多年前的文集再版。全書分為上下兩篇,上篇作者以引介西方中國學研究範式開山,引介同時即對傳統僵化的“革命史觀”和“現代化史觀”進行反思,矛頭直指傳統曆史研究中的短闆和偏狹。下篇是作者跨學科入史的探索,作者秉持開放的研究心態,將曆史學納入更加廣...
評分此書是楊念群先生多年前的文集再版。全書分為上下兩篇,上篇作者以引介西方中國學研究範式開山,引介同時即對傳統僵化的“革命史觀”和“現代化史觀”進行反思,矛頭直指傳統曆史研究中的短闆和偏狹。下篇是作者跨學科入史的探索,作者秉持開放的研究心態,將曆史學納入更加廣...
評分 評分問:你在2000年齣版的自選集和一些文章中都提到過,自己屬於齣生於60年代的這一批被稱為“新生代”的學人,在你看來,這樣一種時代背景對個人的經曆和生命感受是否産生瞭特定的影響? 答:影響肯定不是沒有的。60年代齣生的這批學人開始獨立思考和錶達的時候,正趕上80年代的所...
圖書標籤:
讀瞭其中三篇,果然自己很多近代史所謂範式的理解是有偏差的。還是要注意理論學習,不過我們現在連所謂中層理論都知道得可憐。真不是應星所說,到處是中層理論,而恰恰是中層理論都太少瞭。大量近代史博論淪為資料集。
評分書是好書,就是編校有些拉垮,主要是什麼麵錯為而,一一誤為——,一整成—之類的掃描識彆遺留問題……
評分感謝@時間與玫瑰 譚老師贈書!楊念群教授十多年前齣版的這本書也算準經典瞭,書第一部分是對當代史學的反思,今日治史不能隻做具體專題研究,更重要的是思考史觀、曆史哲學,方法論路徑的正確成功瞭一半,他提齣的中層理論是為瞭剋服宏觀革命敘事的空洞和微觀乾嘉考據考證的瑣碎,找齣一條新路。書的第二部分則是他運用這個理論和跨學科的方法寫成的專題論文,角度與視野都令人耳目一新。
評分海外漢學論著係列高端版讀書筆記,問題意識敏銳。相比較於實證研究,作者更適閤於理論反思,畢竟理論反思涉及具體史實不多,齣錯機率不大。
評分讀起來比較有意思的有三篇:〈“後現代”思潮在中國〉;〈“蘭安生模式”與民國初年北京生死控製空間的轉換〉談1930年代北平的喪葬程序,可見陰陽師與警察這兩種新舊職業的分工;〈民國初年北京地區“四大門”信仰與“地方感覺”的構造〉談當時的巫醫之混同。
昨日之我與今日之我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