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末史

幕末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著者简介

半藤一利,日本著名作家、近现代史研究者。曾担任《周刊文春》《文艺春秋》总编辑、执行董事等职。荣获过新田次郎文学奖(1993)、山本七平奖(1998)、每日出版文化奖特别奖(2006)、菊池宽奖(2015)。著有《昭和史:1926—1945》《日本最长的一天》《清张先生与司马先生》《隅田川的对面》等。

◎译者简介

王琪,北京大学历史系世界史专业博士生,曾留学日本东京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日本政治史。译有《战争与医学》等。

出版者:
作者:[日] 半藤一利
出品人:后浪
页数:344
译者:王琪
出版时间:2020-10-10
价格:72.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10892011
丛书系列:汗青堂
图书标签:
  •  
想要找书就要到 本本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畅销日本的明治维新入门书,“非萨长史观”代表作,全新视角解读日本近代的崛起

◎ 编辑推荐

☆日本人最爱读的明治维新入门书,将从佩里来航到西南战争结束的25年间的历史娓娓道来,日文原版销量突破300,000册。

☆基于“萨长史观”构建的明治维新史有哪些局限?为什么说“明治维新使日本崛起,但最终导致日本灭亡”?明治维新的历史对今天的我们有哪些启示?

◎ 内容简介

嘉永六年(1853),美国人佩里率舰队驶入江户湾浦贺海面,德川幕府治下持续了两百余年的太平盛世就此终结。朝廷、幕府、诸藩围绕着开国与否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攘夷志士在京都掀起腥风血雨。然而,原本主张攘夷的萨摩、长州二藩,分别在萨英战争和下关战争中惨败于列强之后,意识到非学习西方不可,尊王攘夷运动转而变成了号召以武力推翻幕府的勤王倒幕运动。随着将军德川庆喜被宣布为朝敌、江户城无血开城,以及萨长联军在戊辰战争中获胜,德川幕府及其支持势力被逐一扫清,日本步入明治时代。本书以“非萨长史观”的视角,再现了幕末及明治初年跌宕起伏、动人心魄的历史,为读者描绘了一幅不同于以往的明治维新画卷。

◎ 名人推荐

在本书中,笃姬、坂本龙马、西乡隆盛等幕末名人一一登场,日美签订条约、大政奉还等重大事件也均有涉及……这本入门书提纲挈领、通俗易懂地讲述了幕末的一连串事件,将从佩里来航到西南战争结束的二十五年间的历史娓娓道来。

——书评家 泷井朝世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五月二十四日出刊,今年第二十一期《三联生活周刊》的主题是《近代的端倪:[洋务运动]160年》。 从五月到昨天,翻完半藤一利的《幕末史:不一样的明治维新》。 这关于日清两个国家同一段历史时期的一本杂志和一本书,同时凑到我的枕边,是个巧合,但对这个历史时期的日清两国却...  

评分

这本幕末史的篇幅比我想象中要短的很多,因为起初我以为这会是一部断代式的专著,但实际上是半藤氏在大学里讲课的讲稿整理出版的,还保留了不少讲课当时的口语和玩笑,看得出来作者是个幽默的东瀛老头。 我最早接触“幕末”与“维新”相关的史书大概是七八年前的事了。某些中国...  

评分

所谓萨长史观是围绕萨摩、长州为中心阐述“明治维新”的史观。以萨长下级武士为主体的倒幕派从造势夺权到建立新政府,垄断军政要职,进入政权中枢,包装颂扬“维新”,逐步宣传、确立、强调、独占自身在变革中的核心与领导地位,同时全方位打压与污名化“朝敌”,即萨长“志士...  

评分

话说在前,日本幕末我以前也没系统的读过类似的书,大部分印象都是从影视动漫中得来的只鳞半爪印象。随便挑了一本想补充下知识,只是没想到买到了这么冷门的书,算上我这个书评一共才三个。 这本书的内容可以说是浅显易懂(据作者说听讲座的逐步从4个人到了20多人,嗯,这就挺...  

评分

这本幕末史的篇幅比我想象中要短的很多,因为起初我以为这会是一部断代式的专著,但实际上是半藤氏在大学里讲课的讲稿整理出版的,还保留了不少讲课当时的口语和玩笑,看得出来作者是个幽默的东瀛老头。 我最早接触“幕末”与“维新”相关的史书大概是七八年前的事了。某些中国...  

用户评价

评分

在阅读幕末史的时候,经常浮现在脑海的质疑是,既然这群志士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推翻了江户幕府,之后怎么还是开国了呢?半藤一利给出了自己的解答。没必要维新、也没必要进行战争。一切本应该在公武合体下进行开国的。不过读下来,依靠庆喜这样的不坚定的领导者真的能完成日本的近代化吗?即使有胜海舟这样的政治家辅佐,存疑。真服了水户两父子,以一种虚拟的精神,出卖了自己的政治基础。越来越喜欢桂小五郎,可惜天不假年。大久保虽然令人憎恶,但在东亚语境下,近代化还是需要他这种官僚。天皇这个政治概念在日本上下根植,已经是明治以后的事了。拿幕府和八月十五的日本相对应。

评分

相当通俗并充满感情的历史讲座,既有“人类就是会互相残杀的生物啊”(池田屋事件),也有“我有时会想,历史大概是有意志的吧,总是如此“让某人在重要时刻同另一个人相遇”。(胜海舟、坂本龙马与西乡隆盛的相遇)”,让熟悉的读者会然一笑。本书作者认为,所谓的明治维新不过是地方强权借天皇之名逼迫幕府让权的美化,是萨长两藩“挟天子以令诸侯”,也是一种胜利者书写历史的手段罢了。本书既有“行一里,尽忠一里”的豪迈情节与天皇“没有办法”的趣味,也有一些耐人寻味的历史假设与论断,比如“创建一个国家需要四十年,毁灭一个国家也需要四十年”(p138),不过书中以“总之”来论断,终究让本书缺了一份学术性的严谨,如作者自云“私塾讲义之絮絮叨叨”。就故事而言完整流畅。

评分

无比平庸,流水账。看不出来如何站在幕府一方视角,有何独特性。关键点跳脱。比如版籍奉一段,一句带过,上一段还是岛津藩主坚定不同意,下一句就是版籍奉还于某日完成。

评分

挺好看的日本幕末时代通识书,由作者的私塾讲义改编而来,言辞难免有点口水化,但对于一般人(比如我)了解一下也够了。宣传语中最大的噱头“非萨长史观”,就是作者在叙述幕末历史时有意识地破除后来萨长把控的明治政府所塑造的“建国神话”,将大众认知里萨长两藩的“昭昭天命”剔除,尽可能地还原历史现场就事论事。这样处理后的幕末历史就变成了在日本由锁国转向开国的近代化时期,幕府与萨长之间的权力斗争。双方都是进步与封建的混合体,无论是谁在胜利后日本都会迈向现代化,只是这个世界线是萨长胜利了。对比戊戌变法,我只能感慨无论是哪个国家,近代化都不是容易的。 读完全书,最喜欢的人物是胜海舟,他在江户开城前做的努力与决策在作者的叙述下非常帅。

评分

作者认为,“明治维新”是后加的说法。自幕末至明治的政治斗争,是萨长欲代替德川号令天下而进行的。也就是说,原本属于幕府不同派别的斗争,后来被胜利者改写为奉行“尊皇”名义,萨长史观的本质依然是“强者为王”的内在逻辑。所以,这段历史的讲述就是要以“幕末”为名,说清楚幕府集团的斗争经过。日本人有种审美态度,关心微细之物,历史写作也有这个倾向。《幕末史》经常引用和歌来描述士兵心境或社会情境,读来颇有趣味。作品的主要史料来源,还经常提及萨道义的日记,萨道义是当时英国驻日本的使节,娶过一位日本妻子,儿子武田久吉后来成为知名的植物学家。萨道义的日记,从另一个角度记录了这段历史,在晚年编撰成为回忆录《明治维新亲历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