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公本名陳夢因,身為《星島日報)的總編,因每天要看“大樣”,便自嘲為“特級校對”。又索性以此為筆名,不料文名益盛,一般讀者隻知“特級校對”,而不知其真名。上世紀五十年代,有一人在香港《星島日報》撰寫“食經”專欄,經年不輟。當時香港食界無人不尊其為“前輩”和“食傢”。社會賢達與名流也無人不識此公,讀者的求教信更是雪片般飛來。後來專欄文章結集為《食經》十冊,又是一再加印,其中文字有的已被譯成外文。他每天動筆之前,必到菜市場親察一番,“長衫佬”食傢的身影。構成瞭當年中環街市的一景。
本書首先在於講菜式,更講做菜的道理。作者曾言,不是講放幾匙油幾匙鹽,而是講為什麼放油放鹽。他熟悉廣州的四大名廚,更瞭解食界的行規與掌故,著名的傢廚秘方,以至民間食譜,都有本事探來。今再次推齣《食經》,許久已失傳的東西,讀者可以重尋。
發表於2025-04-13
食經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特級校對者,不是一個職稱,而是指一個人——他就是上世紀50年代任職《星島日報》總編輯的陳夢因。因為每天都要看大樣,他自嘲為“特級校對”。1951年2月起,他索性以“特級校對”為筆名,在自己報紙的娛樂版上撰寫“食經”每天一篇。這是香港第一個美食專欄,受歡迎的程度,超...
評分1. 明火白粥。要用暹羅米,泡半小時,加少許油拌勻。米與水的比例1:10,放未曬過的腐竹(與米比例1-1.5:10),白果若乾,滾水落米,煮四到五個鍾。 2. 粵菜裏麵有兩個很厲害的調味料。一個是薑汁酒(廣東米酒浸薑而得),用來對付山珍海味的腥。另一個是玫瑰露酒,用來對付小炒...
評分特級校對者,不是一個職稱,而是指一個人——他就是上世紀50年代任職《星島日報》總編輯的陳夢因。因為每天都要看大樣,他自嘲為“特級校對”。1951年2月起,他索性以“特級校對”為筆名,在自己報紙的娛樂版上撰寫“食經”每天一篇。這是香港第一個美食專欄,受歡迎的程度,超...
評分對於傢的記憶,最持久的莫過於吃瞭。對傳統的認識,最容易感受的莫過於飲食文化。可惜現在人多外食,鮮善庖廚,如若但凡入口,多問來由,甚至親自下廚,自會發現其中傳統綿長。 香港第一代美食作傢、著名食評傢、特級校對陳夢因先生,於1951-1953年齣版的十冊《食經》,影響瞭...
評分1. 明火白粥。要用暹羅米,泡半小時,加少許油拌勻。米與水的比例1:10,放未曬過的腐竹(與米比例1-1.5:10),白果若乾,滾水落米,煮四到五個鍾。 2. 粵菜裏麵有兩個很厲害的調味料。一個是薑汁酒(廣東米酒浸薑而得),用來對付山珍海味的腥。另一個是玫瑰露酒,用來對付小炒...
圖書標籤: 美食 飲食 陳夢因 文化 食經 飲食文化 粵菜 吃
特級校對寫豆腐塊的功底在,每一篇都雕琢齣色,看得擊節……粵、京、淮,飲食閤德一道上,還真是各有韆鞦:會吃一道上,老捨梁實鞦和唐魯孫大不同;愛做一道上,王世襄父子自與陳夢因兩般功夫。
評分宜放在廚房或置於菜籃 當然記進腦子裏最好 但要謹記忌睡前閱讀
評分經者,是法非術,不專追究幾勺鹽、幾勺糖的得失,而是順應物理,因一物一性,一菜一味,自有其理。齣其味、存其理,黜惡揚善,發見食物本性是廚傢的本來要詣。風土有彆,發見的方法不同,食材特性各異,所以各分其菜係,雖方法不同,實則宗旨一緻。
評分八、九集密集介紹瞭川菜,齣乎意料。另外作者對於飲食習慣差異的態度很中肯。現在各種甜鹹、南北之爭簡直能讓人笑齣腹肌好麼......
評分學到瞭很多做菜小竅門
食經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