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44年,为甲申年。拿纪年来说,在明朝是崇祯十七年,清朝是顺治元年,大顺政权是永昌元年。
这一年的三月十九日,大顺军攻克北京,崇祯皇帝朱由检自缢身死;当天,大顺皇帝李自成进入北京,明朝覆亡。在短短的两三个月里,大顺政权凭借兵威和深得民心,迅速地接管了整个黄河流域和部分长江流域的大片疆土。清军收取了关外地区,形成了大顺政权同清政权隔关相峙的局面。而明朝残余势力盘踞的地方还很大,江淮以南的半壁江山仍然在明朝委任的各级官员统治之下,他们自居正统,此后更是围绕着立谁为新帝而彼此攻讦,为南明政权埋下了隐患……
总之,自这一年起,中国历史充满了风云突变、波涛迭起的重大事件,上演着一幕幕可歌可泣、惊心动魄的场面。而三种纪年代表着的三个互相敌对的政权,也从此开始了逐鹿中原的斗争……
《南明史》史料扎实,内容丰富,曾获中国国家图书奖和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奖
公元1644年3月19日,李自成攻入北京城,大明崇祯皇帝在煤山上自缢而亡。 自此,延续了276年的大明王朝落下帷幕。 明朝的遗老们如丧家之犬般跑到了江南,开启了后明朝时代,史称“南明”。 他们希望能像东晋、南宋一样,即使偏安于江南,也还能延续明朝的国祚。 可惜,南明只持...
评分顾诚是这样评价李定国的:“在明末是反抗封建压迫的英雄,清初是抗击满洲贵族武力征服和暴虐统治的杰出统帅。如果不以成败论英雄,在明清之际各方面的人物当中,他是光彩四耀的一颗巨星,其他任何人都无从望其项背。” 1651年是李定国辉煌的一年。在孙可望的统筹之...
评分 评分七十多年前,三月的一天,一位大人物从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村出发,准备进北京城。临出发前,他意气风发地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另一位大人物说:“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他说:“退回来就失败喽。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此...
评分顾诚先生的《南明史》实际上讲述的是一部“亡而不服”的英雄史诗。也就是说,顾诚先生认为,南明史并非“南明王朝”的历史,而是“南明时代”的历史。“南明王朝”是相对于已经灭亡的明朝而言的, 其核心依然只是一个朝代的延续与否,而顾诚先生的“南明时代”指的则是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反抗清军征服的那段血与火的历史。也许“气数已尽”是不得不遭遇的宿命,但“气节不死”却可让一个民族或文明薪火长存。
评分非常扎实的文献考辨功力,可以和钱海岳的《南明史》各入一套,一个纪传一个编年,南明那点残山剩水的也就看个七七八八了。个人更偏好顾诚这个写法,直接引用各种书信笔记疏章塘报非常硬核,然而又不难读。文史哲不分家,闭眼入没问题。
评分“文章不写一字空”,顾老的史学精神和《南明史》一样不朽。
评分顾诚以《李岩质疑》一文为成名作,打开《南明史》的序,他一开始就说,李岩在历史上并无其人,这对于从小看《碧血剑》的我来说简直是大开眼界。整本书都延续了这种风格,读起来令人耳目一新:原来史可法竟是志大才疏之人,原来被人看成荒淫的永历帝也有保持尊严的一面。再加上大量翔实的史料,仿佛把人带到了那个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的年代。顾诚一辈子就写了两本史著,但一本好书的生命力,甚至比一个短命的王朝还要长。
评分内容绝对的五星,给光明日报版的也是打的五星,这个一星…主要是因为这个封面实在是太丑了啊,太丑了,太丑了!还有花蛇添足似的那两句话,读客的封面真得是一绝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