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高彦颐(Dorothy Ko),美国斯坦福大学东亚历史系博士,现为纽约市哥伦比亚大学巴纳德(Barnard)学院历史系教授。研究领域包括明清史、妇女性别史、科技史、视觉文化及物质文化史等。代表作有《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缠足:“金莲崇拜”盛极而衰的演变》和《砚史:清初社会的工匠与士人》等。
译者简介
苗延威,美国纽约大学社会学博士,“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后,现任政治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学术专长包括历史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性别社会学,缠足、放足史等。著有多篇关于晚清、民初、日据时期台湾缠足解放运动的学术论文。译有《人际关系剖析》《社会互动》《社会运动概论》《缠足:“金莲崇拜”盛极而衰的演变》等。
一部震撼人心的千年缠足史
美国历史学会琼·凯利妇女史著作奖获奖作品
内容简介
缠足的历史充满了抵触和意料之外的转折。缠足源于中古时期中国的宫廷舞蹈,并逐渐蔓延到士绅家族、青楼、女佣和农家。传统的观点总是强调缠足父权压迫的特质,而忽视了历史的复杂性以及缠足妇女本身的动机、诱因。本书书写了不一样的千年缠足史,作者用客观中立、不动声色的分析驳斥了许多迷思和错误认知。
名人推荐
高彦颐富有勇气地选择了“缠足”这一有难度的题材,并完成得如此出色。本书超越了民族主义、女性主义和东方主义的争论,将缠足清晰地纳入了时尚的历史来考察。她将近现代缠足消失的故事置于开头,这一巧妙的叙事策略将缠足前现代鼎盛时期的历史叙述构建为一个隐藏的故事——隐藏的来源、隐藏的身体和隐藏的意义。
——费侠莉
《缠足》是一部期待已久的著作。这部作品引入了当前对身体史和时尚史的关注,但其所做的远不止于此:它在每一个转折点上都向我们展示了帝制晚期和民国时代中国社会和历史的新情况。书中细节引人入胜,极为丰富。值得一读。
——罗威廉
这部文笔优美的著作对中国的人类学史作出了重要贡献……高彦颐成功地写出了一部无人能及的缠足史,展示了使缠足成为一种传统实践,进而成为一种被禁止和蔑视的习俗的强大力量,并关注其与私人历史及社会历史的互动。
——《明清研究》
从1999年中国最后一家“小脚鞋”鞋厂关闭的画面开始,高彦颐构建了一部富有同情心且详细的缠足文化史。
——《卫报》
即使是对缠足不应受到谴责这一想法感到不安的读者,也会因为这本书而被迫重新思考他们的假设。
——《伦敦书评》
在所有中国传统习俗中,缠足也许是最难以为现代人所接受和理解的:它被普遍视为一项令国人难以启齿的尴尬遗产,即使是传统文化的坚定拥护者,也不会为之辩护,更不用说倡导延续这一旧俗了。人们对缠足有着鲜明的道德判断——它无论如何不能算是一项“好”的传统,最好不要去提...
评分金莲足与高跟鞋 Ⅰ“金莲”神话 缠足,作为一项为古代华夏民族中所独有的奇异习俗,如今似乎早已在现代国人的生活中销声匿迹,但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却依然存在诸多未解的迷思。而高跟鞋作为一种风靡全球的时尚鞋制,也早已成为现代都市中摩登女郎们的足下必备之物,但其本质...
评分小時候讀《唐祝文周》四傑傳,於一個段落印象頗深。話說唐伯虎為求親近秋香,不惜賣身至相府為僮,新到的書僮首次叩見主母,主母擺開的排場裡就有愛婢秋香。堂堂解元給夫人下跪,他倒也自得其樂:『我不能抬頭飽看秋香的面,何妨低頭細細賞鑒秋香的腳。』作者程瞻廬大抵嫌這描...
评分 评分在所有中国传统习俗中,缠足也许是最难以为现代人所接受和理解的:它被普遍视为一项令国人难以启齿的尴尬遗产,即使是传统文化的坚定拥护者,也不会为之辩护,更不用说倡导延续这一旧俗了。人们对缠足有着鲜明的道德判断——它无论如何不能算是一项“好”的传统,最好不要去提...
抱着读一本缠足源流考的预期翻开,出乎意料地发现主题为“金莲崇拜”,男性、女性,中国人、外国人,文人、官僚,西北、江南,不同阶级对金莲的态度,浪漫的想象到荒谬的实践。关于中国近世微观身体政治的研究很细致。“灰姑娘”的比喻非常妙,翻译质量上佳。 以及,高彦颐在新版序中表达了对今年年初苏北某起轰动全国的事件的关怀,令人动容。(发不出来,只能如此叙述) 陆陆续续读曼素恩一派的海外妇女史研究,总体观感是挖掘细致入微,理论上拓展得也很全面,但即使到了上世纪初,史料局限仍旧太大,还是从男性的外部视角去看待,女性主体性太难发掘,实在可惜。
评分囫囵读完,记忆最为鲜明的是贯穿整个缠足史的男性话语权。缠或不缠,男性都是主要推动者,而作为缠足实践主体的女性,声音被埋没和封装。
评分中间部分的考据来源于小说的分析偏多,而不是基于史料。
评分得到APP每天听本书分享:作者高延颐从历史、文化人类学与两性关系等各个角度,为我们回顾了中国古代女子缠足风气的起源、发展与衰落的整个过程。缠足习俗,原本是来源于唐与五代时期,歌舞表演的审美体验,在道德转向保守拘谨的宋代,逐渐变成了社会用来规制女性道德与行为的手段。而到了明清时期,缠足,更是变成了一种残酷的身体改造,直接导致女性肢体残障,以此来确保女性行动不便,满足男性的畸形审美需要。最终,在风起云涌的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中期,随着中国逐渐与世界接轨,以及现代化改革的开展和女性的觉醒,这项腐朽的习俗,终于从中国社会生活中逐渐隐退。本书结语:缠足,原本来自古代诗人观赏歌舞与浪漫邂逅的审美和想象,然而最终却在社会自上而下的普及模仿中,变成了一种愚昧而残忍,戕害女性身体的社会习俗。
评分9.3虚高了,八分勉强,打低一点降降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