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高彥頤(Dorothy Ko),美國斯坦福大學東亞曆史係博士,現為紐約市哥倫比亞大學巴納德(Barnard)學院曆史係教授。研究領域包括明清史、婦女性彆史、科技史、視覺文化及物質文化史等。代錶作有《閨塾師:明末清初江南的纔女文化》《纏足:“金蓮崇拜”盛極而衰的演變》和《硯史:清初社會的工匠與士人》等。
譯者簡介
苗延威,美國紐約大學社會學博士,“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後,現任政治大學社會學係副教授。學術專長包括曆史社會學,社會心理學,性彆社會學,纏足、放足史等。著有多篇關於晚清、民初、日據時期颱灣纏足解放運動的學術論文。譯有《人際關係剖析》《社會互動》《社會運動概論》《纏足:“金蓮崇拜”盛極而衰的演變》等。
一部震撼人心的韆年纏足史
美國曆史學會瓊·凱利婦女史著作奬獲奬作品
內容簡介
纏足的曆史充滿瞭抵觸和意料之外的轉摺。纏足源於中古時期中國的宮廷舞蹈,並逐漸蔓延到士紳傢族、青樓、女傭和農傢。傳統的觀點總是強調纏足父權壓迫的特質,而忽視瞭曆史的復雜性以及纏足婦女本身的動機、誘因。本書書寫瞭不一樣的韆年纏足史,作者用客觀中立、不動聲色的分析駁斥瞭許多迷思和錯誤認知。
名人推薦
高彥頤富有勇氣地選擇瞭“纏足”這一有難度的題材,並完成得如此齣色。本書超越瞭民族主義、女性主義和東方主義的爭論,將纏足清晰地納入瞭時尚的曆史來考察。她將近現代纏足消失的故事置於開頭,這一巧妙的敘事策略將纏足前現代鼎盛時期的曆史敘述構建為一個隱藏的故事——隱藏的來源、隱藏的身體和隱藏的意義。
——費俠莉
《纏足》是一部期待已久的著作。這部作品引入瞭當前對身體史和時尚史的關注,但其所做的遠不止於此:它在每一個轉摺點上都嚮我們展示瞭帝製晚期和民國時代中國社會和曆史的新情況。書中細節引人入勝,極為豐富。值得一讀。
——羅威廉
這部文筆優美的著作對中國的人類學史作齣瞭重要貢獻……高彥頤成功地寫齣瞭一部無人能及的纏足史,展示瞭使纏足成為一種傳統實踐,進而成為一種被禁止和衊視的習俗的強大力量,並關注其與私人曆史及社會曆史的互動。
——《明清研究》
從1999年中國最後一傢“小腳鞋”鞋廠關閉的畫麵開始,高彥頤構建瞭一部富有同情心且詳細的纏足文化史。
——《衛報》
即使是對纏足不應受到譴責這一想法感到不安的讀者,也會因為這本書而被迫重新思考他們的假設。
——《倫敦書評》
1999年11月,最後一座專為纏足婦女製鞋的鞋廠,停止瞭最後一條生産綫。“纏足”這一項女性專屬的身體經驗,正式沉入瞭曆史深處。那麼,麵對一種已經消逝的曆史現象,我們應當以何種態度與方法對其進行復原性研究?以獲得何種認知為目的?或者說,對其曆史過程的參與主體如何進...
評分在所有中國傳統習俗中,纏足也許是最難以為現代人所接受和理解的:它被普遍視為一項令國人難以啓齒的尷尬遺産,即使是傳統文化的堅定擁護者,也不會為之辯護,更不用說倡導延續這一舊俗瞭。人們對纏足有著鮮明的道德判斷——它無論如何不能算是一項“好”的傳統,最好不要去提...
評分“纏足”這一話題産生瞭多久就談論瞭多久,但無非都以譴責封建思想對婦女的壓製為主,而高彥頤以不同的視角給我們呈現瞭一部纏足史,展現瞭不同的內涵。在這部書中,女性的聲音沒有被埋沒,女性被真正的作為一個話語主體而呈現齣來。 “玉足三寸波瀾顯,青瓦一片苔痕見”,女...
評分本書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揭露的身體。在第一章中,高彥頤將纏足解組為三種成分,化為三種時間性:文化榮耀或正當性的纏足,社會實踐的纏足,個體體現的纏足。也就是說,纏足的終結並不是一個「從纏到解」的直線進程,而是一個漫長而麯摺的過程,是一種「在時間、感情和時尚...
評分本書以一種新的側重點來嚮讀者揭開纏足曆史記載的麵紗。譯者說,高彥頤所側重的,正是近年來婦女史與身體史研究中的兩個重要嚮度:一方麵是婦女在生活世界中展現的主體性與能動性,另一方麵則是體現其主體位置的身體性和物質性。她的研究促使我們將焦點從“男性書寫的文本曆史...
作者沒有提供關於纏足的香艷“八卦”,以及落俗套的觀點,其實全書更多的是啓發,過往關於纏足的論述,基本都是男性視角的觀點,纏足的真正主體女性到底在這一過程中是什麼態度呢?PS:P207,滿洲國的首都是新京,不是奉天;P312,“其長遞減零點3英寸”,“零點3英寸”,這種數字的錶達方法難道不是勘誤?
评分抱著讀一本纏足源流考的預期翻開,齣乎意料地發現主題為“金蓮崇拜”,男性、女性,中國人、外國人,文人、官僚,西北、江南,不同階級對金蓮的態度,浪漫的想象到荒謬的實踐。關於中國近世微觀身體政治的研究很細緻。“灰姑娘”的比喻非常妙,翻譯質量上佳。 以及,高彥頤在新版序中錶達瞭對今年年初蘇北某起轟動全國的事件的關懷,令人動容。(發不齣來,隻能如此敘述) 陸陸續續讀曼素恩一派的海外婦女史研究,總體觀感是挖掘細緻入微,理論上拓展得也很全麵,但即使到瞭上世紀初,史料局限仍舊太大,還是從男性的外部視角去看待,女性主體性太難發掘,實在可惜。
评分走齣巨型曆史的敘述
评分纏足,原本來自古代詩人觀賞歌舞與浪漫邂逅的審美和想象,然而最終卻在社會自上而下的普及模仿中,變成瞭一種愚昧而殘忍,戕害女性身體的社會習俗。
评分不咋地,讀不進去,全是各種評論,太膚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