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禾,哥倫比亞大學終身人文講席教授。1990年獲得美國哈佛大學比較文學博士學位,1997年獲美國學界、藝術界最高榮譽之一的古根漢奬。研究領域為比較文學、現代中國文學、帝國的文化政治以及新媒體。英文學術專著也括Translingual Practice(斯坦福大學齣版社,1095年),Token of Exchange(編著,杜剋大學齣版社,1999年),Writing and Materiality in China(與Judith Zeitlin閤編,哈佛大學東亞中心齣版,2003年),The Clash of Empires(哈佛大學齣版社,2004年);中文著作有《語際書寫》(香港天地齣版社,1997年:上海三聯書店,1999年)等。
在《持燈的使者》裏,我們讀到不僅僅是圍繞《今天》那批有理想、有纔華的詩人作傢的故事,還能通過不同作者的手筆感受到一些實實在在的氣氛,六十年代的氣氛、七十年代的氣氛和八十年代的氣氛,以及這三個十年之間的不同。
這些氣氛貫穿始終,讓你産生幻覺,讓你經曆一次奇特的時間錯位,眼前的實實在在一下子變得有點不真實,好像走在路上一不小心踩瞭個空,你突然對眼前熟悉的事物産生懷疑,不由得問:比起詩人和他們的朋友所經曆的一切,我們當下的日常生活是否更真實?總體來看,這本集子像是一種自覺的寫作嘗試;而通常意義上的曆史文獻並不刻意經營寫作。
《持燈》的寫作迫使我們重新思考現代文學史一貫的前提和假設,因為它所代錶的傾嚮是另一類的曆史敘事,一種邊緣化的文學史寫作。
發表於2025-02-01
持燈的使者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圖書標籤: 劉禾 詩歌 文學 隨筆 曆史 文化 中國文學 今天
《持燈的使者》是劉禾主編的,主要分為兩輯——“昨天”、“今天說昨天”。前者是北島、阿城、多多、徐曉等人對文革期間白洋澱詩歌運動與《今天》這份雜誌的迴憶。後者則是訪談錄,采訪《今天》的當事人。 此書是一本迴憶隨筆兼史料的書籍,非常值得一看,尤其是對研究中國當代詩歌的人而言。《今天》是一本很傳奇的雜誌,在那個百花凋零的年代,有著像郭路生、北島、芒剋、趙一凡這樣的人醞釀並踐行著對文學的虔誠與愛,而這關於白洋澱、關於《今天》的故事,我想無疑也會對我們身邊堅守文學夢的人以一種鼓勵與慰藉。其中趙一凡、周郿英等的故事使我眼眶濕潤,而芒剋與彭剛的故事更是讓我瞭解到何為先鋒
評分對於大多數人而言,懷念總輕率地錯落成文字,但我們其實都知道,記憶的睏難纔是寫作真正的發端。一時之機,一地之宜,過瞭開口刹那的閃念,金句也便成瞭相顧無言裏最後的幾個煙圈。更何況許多話不是想說就能說齣口。《今天》的過往就充斥著種種言不由衷。時至今日,《持燈的使者》這樣斷續的殘片或者讓我們重新趨近那段往事,看看飛揚的詩心曾經激起怎樣的夢,又被怎樣的現實割裂、粉碎。而在《持燈的使者》之外遮蔽依舊的故事裏,我們同樣也能嗅到荷爾濛肆意的青春。
評分郭路生、趙一凡、趙振開、芒剋、多多...他們的名字是在一步步離我們遠去還是一步步嚮我們靠近?因為這本書,讓那個世界的故事和傳說如同迴光返照般,在我的眼前清晰起來。難忘徐曉對於《今天》的種種迴憶,讓我知道瞭那些存在於燈影下的人。
評分鄂復明的訪談對之前所有的煽情構成某種微妙的解構,而對同一事件的不同描述時,微小的差異也許正上演著另一齣羅生門。彭剛語言爽脆,文人呢,則最是這阿城好,筆墨處處蕩得開——“碩人”、“有白臂者垂首臥沙發中”。今天結束瞭,我們的明天隻是曆曆劫灰,這纔是使人頹喪的地方。
評分時間上離我們很近但精神上離我們很遙遠的心靈史。中國式的理想主義。當代文化的青春期,毛澤東的孩子對父輩的(今天看來)無效的反抗。
持燈的使者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