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世紀中國社會

十八世紀中國社會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韓書瑞,美國著名漢學傢、耶魯大學曆史係教授、費正清主編的《劍橋中國史》主要作者之一,獨著有《韆禧年之亂》、《山東叛亂》、《北京的宗教》、《中國大眾宗教》等10餘部。

羅友枝(Evelyn Rawski,羅斯基),美國匹茲堡大學中國史教授。

出版者:江蘇人民齣版社
作者:[美]韓書瑞
出品人:
頁數:249
译者:陳仲丹
出版時間:2018-11-1
價格:24.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214057082
叢書系列:海外中國研究叢書
圖書標籤:
  • 海外中國研究 
  • 社會史 
  • 曆史 
  • 清史 
  • 韓書端 
  • 羅友枝 
  • 明清史 
  • 海外漢學 
  •  
想要找書就要到 本本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十八世紀中國社會》作者在研究方法上又深受法國年鑒學派的影響,接受瞭年鑒派學者“長時段”的概念,故而對18世紀中國社會的研究擴展到1680—1820年間,嚮前追溯至清朝的建立,往後延伸到18世紀對後一世紀的影響,以此見齣曆史發展的漸進延續。中國近三百年的曆史,18世紀相對來說不太受重視,學者們更關注的是19世紀的變革和20世紀的革命。另外學者們對18世紀中國社會的總體評價也不高,認為這是個腐敗奢靡、文化停滯的時期。而這本由兩位美國女學者撰寫的著作對此有不同的看法,她們認為“18世紀在中國近代早期是最有活力的一個時期”。《十八世紀中國社會》的核心觀點強調,18世紀中國社會的活力體現在嚮邊遠地區大量移民,對外貿易成為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因素,“商品化、城市化以及社會和物質流動的加強有助於鬆動原來固定的社會地位,並使社會分層更加多元化”。另外這一時期學術上的成就為中國近代的各門學術奠定瞭基礎,商人的往來活動以及他們扶植培育的城市文化也有助於清帝國的統一和整閤。

《十八世紀中國社會》是部概覽性的史學著作,作者以史學的分析論說為主要著述方法,同時吸納瞭社會學重視結構變化和人類學關注文明片段的研究手段,使得《十八世紀中國社會》讀來既有得知曆史事實的暢然,又有洞悉深層奧秘的明快。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很想知道在沒有經曆過改革開放,沒有經曆文革,沒有經曆三反五反,沒有經曆過大躍進,沒有經曆過抗日戰爭,沒有經曆過五四新文化運動,沒有經曆過辛亥革命,沒有經曆過百日維新,沒有經曆過天平天國運動,沒有經曆過洋務運動,沒有經曆過一次次的西方列強入侵…… 那個原原本本...  

評分

很想知道在沒有經曆過改革開放,沒有經曆文革,沒有經曆三反五反,沒有經曆過大躍進,沒有經曆過抗日戰爭,沒有經曆過五四新文化運動,沒有經曆過辛亥革命,沒有經曆過百日維新,沒有經曆過天平天國運動,沒有經曆過洋務運動,沒有經曆過一次次的西方列強入侵…… 那個原原本本...  

評分

很想知道在沒有經曆過改革開放,沒有經曆文革,沒有經曆三反五反,沒有經曆過大躍進,沒有經曆過抗日戰爭,沒有經曆過五四新文化運動,沒有經曆過辛亥革命,沒有經曆過百日維新,沒有經曆過天平天國運動,沒有經曆過洋務運動,沒有經曆過一次次的西方列強入侵…… 那個原原本本...  

評分

《十八世紀中國社會》讀書筆記 “到清代,子女的孝順意味著要服從父係傢長,無論其健在還是去世,這種觀念是如此強烈以緻它不僅影響到個人的行為,還影響到許多政治和社會製度。對傢庭的認同是非常重要的,正如我們所知,與西方相比個人主義顯得微弱而不成熟。在許多基督教和...  

用戶評價

评分

西人眼下的十八世紀,多在社會,而非國傢?抑或國傢與社會,中央與地方,君王與精英間的交織?

评分

: K249.07/4451-1

评分

算是一個概要,有些事真是自古以來都如此,沿海內陸經濟差距以及內陸地方財政的尷尬運轉,當今行政手段狠辣於清。河流經濟沒落甚是遺憾,原本長江沿路都是繁花似錦,如今卻是無可奈何花落去。無法搞定的矛盾都會按照準噶爾標準吧,呲呲。

评分

“海外中國研究叢書”中的佳作之一,論證充分,文字深邃,可讀性很強。作者深受法國年鑒學派的影響,把十八世紀拓展到1680-1820年間,幾乎涵蓋清朝的前期和中期。書中的核心觀點是,起於晚明時期的中國現代化進程並沒有因為清朝的建立而中斷,而是一直得以延續。嚮邊疆地區的大量移民,對外貿易額的不斷攀升,商品化、城市化的持續發展,以及社會和物質流動的加強,都賦予瞭十八世紀的中國社會以無限活力和發展可能性。

评分

本書藉助瞭法國年鑒學派布羅代爾長時段的研究方法,將對十八世紀中國社會的研究拓展到1680年--1820年,甚至提及瞭晚明和清王朝的建立以及鴉片戰爭,作者把這一時期的歷史看做一個整體,後者是前者的延續,不可分割。許多社會史學者忽視政治史,而本書的作者明確論及清代的政治製度和政策,她們認為這些政策對於普通人的生活有影響,十八世紀在中國近代早期是最有活力的一個時期,既不同於某些人對康乾盛世的幻想,也不苟同馬列唯物史觀關於十八世紀是個腐敗奢靡、文化停滯時期的描述,她們認為18世紀中國社會的活力體現在嚮邊疆地區移民拓殖、對外貿易在經濟發展中的地位不斷提高、地租貨幣化,商業化、城市化以及社會和物質流動的加強有助於鬆動原有固定的社會地位,並使社會分層更加多元化,這時期的學術研究為中國近代學術的興起奠定基礎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