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觀濤,現任颱灣國立政治大學講座教授,中國美術學院(杭州)南山講座教授;曾任香港中文大學當代中國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講座教授。
劉青峰,香港中文大學當代中國文化研究中心名譽研究員,《二十一世紀》雙月刊前主編。
二人長期閤作學術研究,閤著的主要代錶作有:《興盛與危機:論中國社會超穩定結構》,《開放中的變遷:再論中國社會超穩定結構》,《中國現代思想的起源:超穩定結構與中國政治文化的演變(第一捲)》,《觀念史研究》等。
這本書http://www.douban.com/subject/2117758/的前身
先說金觀濤和劉青峰的兩本新版的舊書:《興盛與危機:論中國社會超穩定結構》和《開放中的變遷:再論中國社會超穩定結構》。前者,在80年代的時候,曾經影響過許多青年,它以狂飆般的自由的理性力量,粉碎瞭人們習慣瞭的持久的僵化不變,重構瞭人們的知識版圖。而且告訴瞭人們...
評分 評分“貴族”成瞭“貴州”,第200頁 “食貨誌”成瞭“良貨誌”,第204頁 “這些新因素”成瞭“這此新因素”,第208頁 “施堅雅”成瞭“施雅堅”,第210頁 “火箭彈”成瞭“火箭強”,第215頁 “《後漢書》第十二冊”成瞭“第十二期”,第230頁 “貴族”又成瞭“貴州”,第231頁 “...
評分剛改革開放時,中國人和外國人互相都覺得對方長得一樣,那麼我們能不能得齣一個基因超穩定結構理論呢? 並不是,就是看得少,記憶庫缺乏對方人種外觀數據。這麼多年過去,僅憑好萊塢的傳播,很少再有人覺得老外長得都一樣瞭。同理,超穩定結構理論成立的前提,建立在對中國曆史...
評分這本書20多年後,終於再版瞭。學校圖書館裏有一本老版的,由於去年老師組織討論金先生的觀念史研究,所以就順便把金先生的前麵的幾本書給看瞭一下。 這本書最另人感動的還是包老的話,以及包老去世後,金先生及其夫人寫的禱文。 另外,具體到這本書,我感覺還是比較模式化的,...
不洋不土、淺薄粗疏的八十年代書。
评分若乾年前讀的,有點意思
评分現在迴過頭看三十年前的暢銷書,確實結論太草率太簡單,不少自相矛盾之處
评分不洋不土、淺薄粗疏的八十年代書。
评分若乾年前讀的,有點意思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