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2-02
十九世紀文學主流(第二分冊)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圖書標籤: 勃蘭兌斯 文學史 浪漫主義 文學理論 外國文學 文學 德國 勃朗兌斯
看到這裏,可以驗證斯賓諾莎“泛神論”的強大影響力。最喜歡作者對“憧憬”的解讀,憧憬是需求與匱乏的閤體,是無所事事,是諾瓦利斯神秘主義的藍花。自我分裂吧,德國浪漫美少年。
評分浪漫主義
評分勃蘭兌斯在與尼采的通信中,曾自謂此六冊之中,唯本冊令他頗感汗顔,然,整個讀完,仍舊一樣的酣暢痛快。勃氏對浪漫主義的考察、分析、判斷,每每有讓人擊節贊嘆的地方。一部文學評論,寫的這般卓有生色,試問今日評傢,幾人有這等胸懷膽識?
評分跟伯林的《浪漫主義的根源》對起看很有意思,伯林從自由主義和多元主義視角看浪漫主義,把其作為對啓濛、科學、理性主義的反叛大加贊頌;而勃蘭兌斯從社會和政治層麵看文學,對浪漫主義便有諸有不滿,認為其“從源頭來說就中瞭毒”:文學上溶為歇斯底裏的祈禱和迷魂陣;社會上,隻研究一種關係,私生活的關係= =;宗教上,在文藝上(形式)如此革命的浪漫主義者在宗教上無比恭順;政治上,維也納會議企圖恢復的是拿破侖前的舊封建秩序。認為德國文學有兩條路,一是立足於現實的通俗文學,但隻是“立於庸俗市民基礎上”的純娛樂文學;一是浪漫主義,革命激情在文學、想象中的繼續,在匱乏和憧憬基礎上重寫的的人生觀和文學,實際是對大眾的隔絕,對政治的逃避,對曆史和現實的畏縮不前。而在勃看來,沒有牢靠基礎的憧憬不過是無所事事,我們仍要行動。
評分無底坑
十九世紀文學主流(第二分冊)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