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不特(1965-),原名冯骏,征修。玄学派诗人之一。出生于中国上海。现定居丹麦。
在八十年代,因为长诗《第一个为什么》而被上海的文保政保警察当作工作对象(1986-87年被“内部控制”;1987年7月7日被抄家和拘审,同年9月逃离上海)。1988年成为佛教沙弥。1989年走过缅甸战场而进入泰国并居留于泰国。1990年冬天到92年春天陷于老挝监狱。之后因联合国介入而出狱赴丹麦。现从事哲学研究翻译工作。
《非此即彼》(上下卷)是克尔凯郭尔作为自由思想家的真正的起步之作,它具有典型的复调结构,拥有多种解读的可能性。作者一反欧洲哲学从概念到概念、重注逻辑和推理的传统,摒弃了思辨哲学对于客观真理体系的追求,全书甚至没有真正的“作者”、没有最终结论,他创造性地通过提供“审美的”(上卷)和“伦理的”(下卷)两种不同生活样态的代言人的方式,让他们各自出场对其各自的生活样态进行描绘和展现。
你或者是这么做,或者不这么做,你都会后悔!或此或彼 这是基尔克果在本书中用到的最基本的一个句式。昏昏沉沉地读了好几天,伴随我度过了单调的端午。书的核心章在“人格发展中的美学与伦理学的平衡”,也是读到这里,才弄明白作者绕了那么大的一个圈子用意何在! 此书的写法...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人的学问,是研究具体人的。和本雅明思路基本一致。里面哲学的基本命题近似于欺骗。
评分很有力量的一本书,书籍的主要内容关乎美学,以及生活的审美—伦理学。上册看似散漫,严谨的逻辑布局于下册展现出来,并逐渐收尾。从欲望,到爱情,从婚姻,到生育,廓尔凯郭尔谈论了这四阶段的递进审美,以及伦理内涵。最有趣的是上册末尾他根基自己的理论写了一部中篇小说。
评分至此索伦·克尔凯郭尔永刻我心之上
评分我该如何存在?
评分因为一时拆不开上册的塑封,所以先读下册。其实通篇的最大观点还是“选择自己”,认识自己只是前提,选择自己才是最大的表达自由,无论处于何种情况,婚姻也好,友谊也好,工作或者展现才华。文字肯定是很好的,绵密细致,另一侧看就是略啰嗦了,不过还是金句频出,大部分观点都有其正确性(我也不知道这里谈正确与否是否合理),或者说更有其可借鉴的地方,总体还是积极向上的,即使通读完,以后没事翻几页读读也是不错,静心。这么说来他的语言还有镇定效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