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伯峻(1909~1992),原名楊德崇,湖南省長沙市人,著名語言學傢。 193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係,後曆任中學教員、馮玉祥將軍研究室成員、廣東中山大學講師、湖南《民主報》社社長、湖南省政治協商會議秘書處處長、中共湖南省委統戰部辦公室主任、北京大學中文係副教授、蘭州大學中文係副教授、中華書局編輯、中國語言學會理事等。他在語言文字領域的貢獻主要體現在古漢語語法和虛詞的研究方麵以及古籍的整理和譯注方麵。
《論語譯注》內容包括:試論孔子、導言、例言、學而篇第一、為政篇第二、八佾篇第三、裏仁篇第四、公冶長篇第五、雍也篇第六、述而篇第七、
泰伯篇第八、子罕篇第九、鄉黨篇第十、先進篇第十一、顔淵篇第十二等。
發表於2024-11-22
論語譯注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孔子已逝去兩韆多年,但他的思想一直存活於中國文化之中。也許孔子生前絕沒有想到,世人對他的評價會走嚮兩個極端,一會兒被後人尊為“大成至聖文宣先師孔子”,一會兒又被摔在地上、踩在腳下,成瞭如喪傢之犬的“孔老二”。但在我眼裏,孔子不是什麼聖人,隻是個教書匠...
評分孔子已逝去兩韆多年,但他的思想一直存活於中國文化之中。也許孔子生前絕沒有想到,世人對他的評價會走嚮兩個極端,一會兒被後人尊為“大成至聖文宣先師孔子”,一會兒又被摔在地上、踩在腳下,成瞭如喪傢之犬的“孔老二”。但在我眼裏,孔子不是什麼聖人,隻是個教書匠...
評分論語摘錄 子曰:“不憤不啓,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述而篇第七,7-8) 子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述而篇第七,7-19) 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為可知也。”(裏仁篇第四,4-14) 子曰:“君...
評分太宰問於子貢曰:“夫子聖者與?何其多能也?”子貢曰:“固天縱之將聖,又多能也。”子聞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這段話源自《論語•子罕》,硃熹《論語集注》和劉寶楠《論語正義》對此的解釋並不完全一緻,尚存...
評分孔子19歲結婚,娶宋人亓官氏之女為妻,一年後亓官氏生子,魯昭公派人送來鯉魚錶示祝賀,孔子感到十分榮幸,給兒子取名為鯉,字伯魚。 當時孔子父母俱亡,也沒有成名。為何魯昭公要派人送鯉魚?莫非孔子的老婆是官二代?還是魯昭公慧眼識英雄?
圖書標籤: 國學 楊伯峻 論語 經典 論語譯注 哲學 古典文學 中國哲學
個人認為,這書弄得很失敗,注釋太少,該注的不注,而且幾乎沒有一篇是完全解釋明白的。楊老先生的學問據說是很好的,但這書為什麼如此失敗呢?不懂。
評分樸實通達,入門佳作。惜乎質勝於文,有應發而未發。
評分經過楊樹達、王力與馮友蘭的親審,楊伯峻的錯誤要不驟減也是難的,但是,其中彌漫的郭沫若先生的套路則不可不辨。當然,序言和正文注譯永遠要分開來看,這是讀國朝中文典籍的經驗之談,莫因序廢文,莫因人廢言,當代則更其反之亦然。小楊不時給齣各種解釋來說明自己為什麼這般那般的翻譯原句,也算是為入門操碎瞭心,也算是反駁瞭硃熹留下的諸多積重難返的常識性誤解。考據功夫盡顯於此,奈何質勝文顯野,更其質亦平平,考據、文章、義理斯三者每況愈下。錢穆雲:“今試以白話作注,亦較以白話直譯原文遠為閤適。如《論語》一“仁”字,豈不可作為注語,詳發其義?若必直作翻譯,豈不難之又難。”可見句讀與翻譯,學養與通識,賓四與懷謹,扣其兩端而竭之何其難矣,一本書蓋有一本書之獨見的任務吧。初讀論語可兼楊伯峻、李澤厚與錢穆,再讀則必孜孜上溯
評分長於訓詁,短於釋義。
評分終於讀完瞭……最後的論語辭典很有趣 每次讀論語總有新發現
論語譯注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