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天任,网上行走时叫“冰冷雨天”,自称“老冰”,早年活跃于西祠胡同、天涯等论坛,在不少网站开有博客,在网上连载的“冰眼看日本系列”等都转载率极高,他生于上海,在江西长大。当过农民、工人、代课老师,托“拨乱反正”的福,考上大学,还进了研究生院,毕业后存上海高校工作,20世纪90年代到日本,现任某机械公司技术部部长。出版的作品有《冰眼看日本》、《有一类战犯叫参谋》、《浩瀚的大洋是赌场》、《军国的幕僚》、《东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
发表于2025-02-08
冰眼看日本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放在敌对时期,这就是质量极高的敌后情报了,呵呵呵呵!史上很有名的《菊与刀》其实本身不就是外事情报人员的报告吗?用来知己知彼。 还是用《读库》的文章标准来看待这类民情作品:够实在吗?够细腻吗?够心平气和吗?够通达吗? 够的。 所以我说,不输给林达的美国系列!
评分感谢老冰出的这本书,我们可以透过老冰的眼睛看到日本,至于感受就因人而异了。 书的前半部分,老冰虽然在着重笔墨“批评”日本,但我的感受是老冰是“爱恨交织”,可能爱的更多一些。 日本--弹丸之地的发达国家,如何发达?没有捷径
评分“到了充斥信息的网络时代,最不缺乏的就是信息了,人们受到的是信息甄别与筛选的困扰。”,《杜拉拉升职记》作者李可如是说。 如何甄别与筛选关于日本的信息,前提在于想从日本获得什么。 获得消费?AV、日剧、动漫、游戏、数码产品、汽车、潮流甚至词汇无处不在...
评分从日语专业学生的角度来看这本书,有一种别样的乐趣,以一种风趣幽默的方式来解读日本和日本的文化,既不偏激也不献媚。给人一种很舒服的感觉。
评分从日语专业学生的角度来看这本书,有一种别样的乐趣,以一种风趣幽默的方式来解读日本和日本的文化,既不偏激也不献媚。给人一种很舒服的感觉。
图书标签: 日本 文化 俞天任 社会 杂文 老冰 历史 生活
《冰眼看日本》是一个中国人在日本15年的观察与思考。“无能”的日本警察,连自己也“卫”不了的自卫队,可怕的日本制造,只重团体不重个人的校运会,当日本遭遇大地震太大最盼丈夫死,没有身份证的国度,富孩子的穷生活,日本人让“爱国教育”走开,靖国神社就是这么个东西,中国人没见过的技能“奥运会”。
我们真的了解日本吗?中国距离日本到底有多远?
鸡同鸭讲的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这个词在日本犯忌,不能说。这个“国”字,老让人想起原来那个“皇国”。也就是说,战后一直到现在,“爱国主义”就等于“军国主义”,不是全等于起码也是约等于,反正正经人不用那词。不用那词用什么词?根本就不用,为什么要爱?这是不是个“国”?
只重团体不重个人的校运会
日本的学校运动会自始至终没有个人表演的任何舞台,全部项目强调的只有一点:团体,你所在的团体。通过这种大量的训练和最后的比赛,对孩子们潜意识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日本孩子从小就从这些训练中知道:只有抱成了团才能战胜对手。
太太最盼丈夫死。
日本的老两口,女方先走了,男的很快就会跟着而去,而男的先走了的话,你看着吧,女的顿时年轻了起来,精精神神地准能再活个几十年。
没有身份证的国度
日本人对人手一号的身份证号码十分反感。也不知道是谁,给身份证制度起了个绰号叫“国民全员总番号制”。这个制度到底为什么不好也没有人说得清楚,但据说是军国主义的东西,起码会引起军国主义,战争的惨痛回忆,使日本人对这种被迫全部公开自己隐私信息的东西,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本能的仇视。
我讨厌看过度主观的国人写的关于国外的书
评分三星半,个别部分散漫,新鲜感还是有的
评分我讨厌看过度主观的国人写的关于国外的书
评分内容比较散乱,作者对漫画的评价不高,不过日本漫画这几年也没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 日本战后宪法写得很好,真照宪法的办,修宪基本很难成功,最多能把自卫队变成自卫军,“自卫”这两个字估计去不掉了 作者反感老拿日德比较,当然他也认为日本整体很难和德国相提并论 德国在各个领域都出过伟大人物,这样的民族疯狂起来才是最可拍的
评分一下午翻完了,感觉作者写的没有萨苏的文好看,不过也算是比较有意思了。有的问题没有深入挖掘,恐怕和作者的学养有关。
冰眼看日本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