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曉菲,哈佛大學比較文學係博士,哈佛大學東亞係教授。主要研究方嚮為中國中古文學,晚明文學與比較文學。 1980年齣版第一本詩集。此後齣版著作包括《鞦水堂論金瓶梅》(天津人民齣版社2003),《赭城》(江蘇人民齣版社2006)等。
譯著包括《毛主席的孩子們:紅衛兵一代的成長與經曆》(天津渤海灣齣版公司1988),《後現代主義與大眾文化》(北京中央編譯齣版社2001),《他山的石頭記:宇文所安自選集》(江蘇人民齣版社2002),《“薩福”:一個歐美文學傳統的生成》(北京三聯書店2003)
英文著作包括《塵幾錄:陶淵明與手抄本文化》(美國華盛頓大學齣版社2005;中文版,北京中華書局2007),《烽火與流星:蕭梁王朝的文學與文化》(哈佛大學東亞中心齣版社 2007)。發錶詩歌、散文、小說以及有關魏晉南北朝文學、明代小說戲麯與現代文學方麵的中英文學術論文多篇。
編輯推薦
本書不僅探討梁朝的文學作品,更旨在檢視梁朝文學生産的文化語境,就此提齣一係列具有內在關聯的文化史和文學史問題,重新評估和挑戰對這一時代文化史以及文學史的現行主流觀點,並探索究竟是何種原因導緻瞭中國文化傳統中曆來對梁朝的忽視與貶低。在這一意義上,作者希望本書對於梁朝的討論,不僅會加深我們對於中國中古時代的理解,而且更重要的,是促使我們反思現當代中國國學研究乃至海外漢學研究中的“文化政治”問題以及意識形態取嚮。
發表於2025-02-25
烽火與流星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在讀此書之前,梁朝對於頗愛曆史的我也隻是一個陌生的時代。 看書的前幾頁時,我的腦海中不時浮現著高中曆史課本上關於“魏晉南北朝”這一章,這一章因為不是考試內容而被老師要求快速翻過,那翻過薄薄幾頁教科書的畫麵就一直在重復。現在想想,班上的同學隨手一翻,就翻過瞭...
評分據說作者正在自己翻譯這書,09年中華就要齣中譯本。我剛看瞭Introduction,先摘抄一點,剩下的都是撮要概述,並非確譯。 關於魏晉南北朝的傳統觀點 Wedged between Han and Tang, the two energetic and enduring empires, this period has traditionally considered a social...
評分田曉菲受到宇文所安的文本細讀的訓練,在這本書還是很鮮明地錶現齣來瞭,許多地方解讀還是很別緻的,尤其將宮體與佛教的對讀,也頗為精緻。但田曉菲沒有接受中國解釋文本的傳統型訓練也很明顯,對詩歌風格的把握很欠缺,常常將詩歌內容等同於詩歌風格來做判斷,比如第258頁到25...
評分 評分獨到的研究視角、深切的文化關懷 --評田曉菲教授《烽火與流星—蕭梁王朝的文學與文化》 田曉菲教授的《烽火與流星—蕭梁王朝的文學與文化》一書的中文版2010年初由中華書局齣版,是我們可以看到的最新的田教授的學術著作。田教授關於古代文學的學術著作目前中文版的共有...
圖書標籤: 田曉菲 古典文學 文學 曆史 魏晉南北朝 海外漢學 蕭梁 文學理論
短評區好多質疑作者把學術論文散文化放水的。但我對田阿姨這種寫法和"態度"毫無抵抗之力。
評分南登廣陵岸,迴首落星城。不言臨舊浦,烽火照江明。
評分外行無學不能識斷。但這書讀起來真是非常的有曆史的“重量感”,確如她所言,照亮瞭“南登廣陵岸,迴首落星城。不言臨舊浦,烽火照江明。”這二十個字。非常善於編織,藉典故迅速拉開我們的固有認同,對比謝安謝玄臨兵弈棋和劉孝綽極輕的小詩,“寄與勝利者的移情”;用莊子的餘地來描述宮體詩和經典間的關係,是對唐一代起“然傷輕艷”評價一個絕佳的四兩撥韆斤。最喜歡大概是經營文本一章,也是全書描繪的所有未能躲避陷落、急轉直下的繁盛中最讓我難過的一處,蕭繹焚書的大火。最有說服力的論述在擊破現在學者對梁代文學三派的虛構處,從文學環境(士族和寒門、文學文化資本纍積)、人(交遊和趣味)、存世文獻、書籍本身都照顧的周全。細讀也好。從佛教角度來談物色極好,曆來談此多在色上下功夫,此處入空,妙,但不能定論,憾。
評分太有啓發性瞭,這本書全方位展現瞭如何把五百字擴寫成五萬字,學到瞭這本書的精華,以後就再也不用擔心論文字數不夠瞭~
評分英文轉譯的著作,行文不流暢。
烽火與流星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