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曉菲,1971年生人,6歲習古詩,古今中外,閱讀頗豐。1985年經過北京大學英語係、心理學係、中文係老師麵試,特招進入北大英語係。而當時年僅14歲的她,以與生俱來的纔情和聰穎,已齣版兩本詩集,名動天下,真正是少年成名。時隔多年,再次齣現在人們視野中的田曉菲已是執教於哈佛大學東亞係的年輕學者田曉菲瞭,不時有佳作問世,顯示瞭她深厚的知識積澱。讓人驚訝於她的纔情之餘,更驚嘆於她學者的嚴謹與智慧,以及她勤奮踏實地走過的每一步。從北大畢業後,田曉菲遠赴大洋彼岸求學,於1998年獲哈佛大學比較文學博士學位,曾在美國柯蓋特大學,康奈爾大學教書,現在哈佛大學任教。
:《塵幾錄》一書旨在嚮我們展示,讀者不僅體驗作者,而且,更通過重新塑造文本以使文本符閤自己的解讀來“生産”或“創造”作者。《塵幾錄》以東晉時代的詩人陶淵明作為切入點,檢視瞭文本傳播的機製與曆史。作者以歐洲手抄本文化研究作為參照係,展現瞭中國中古時期文本的流動性,以及中國手抄本時代的文本如何因為後代的需要而被重新建構和變形。
發表於2024-11-21
塵幾錄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Reading Tao Yuanming: Shifting Paradigms of Historical Reception (427-1900) (Wendy Swartz 2008) Review: Tian Xiaofei—Tao Yuanming and Manuscript Culture: The Record of a Dusty Table Focuses on this special topic in Tao’s reception history: the edition and...
評分田寫書,是用一雙透亮的眼眸看往文本深處,用強大的邏輯和眾多典故委婉麯摺而又連貫通暢地讓人順從她的結論,用來當做結構性習作的典範最佳不過。 田也擅用理論,雖不露聲色,卻融理論於點滴,這是優,也是缺。理論産生於現象、感性的總結,可惜在産生的刹那便失去...
評分課程作業: 經過錢鍾書在《談藝錄》中的論證,“淵明在六代三唐,正以知希為貴”“淵明文名,至宋而極”,這一精到論點已經成為學者共識。在南朝時期,隱士已經相當普遍,陶淵明也僅僅是作為普通的隱逸文人受到關注。蕭統編《文選》,隻收入他的幾首詩和《歸去來兮辭》;鍾嶸...
評分Reading Tao Yuanming: Shifting Paradigms of Historical Reception (427-1900) (Wendy Swartz 2008) Review: Tian Xiaofei—Tao Yuanming and Manuscript Culture: The Record of a Dusty Table Focuses on this special topic in Tao’s reception history: the edition and...
評分在大三的陶淵明研究課上,就曾聽說過田曉菲《塵幾錄》這本書。讀研以後,這本書卻幾乎成瞭一個禁忌。聽同學說,因為《陶淵明集校箋》的作者,著名學者龔斌教授曾經多次寫文攻擊《塵幾錄》,導緻後來田曉菲訪問上海時,一直避開先生曾任教的華師大中文係。雖然這不過是道聽途說...
圖書標籤: 田曉菲 陶淵明 文化研究 海外漢學 塵幾錄 海外中國研究 手抄本 古典文學
久聞其人大名一直沒讀其書,今天讀瞭覺得很好啊,哪有傳聞那麼不堪
評分和後來的《烽火與流星》相比,顯得刻意而凝滯,更像是一篇論文。另,不喜歡田曉菲解讀詩詞,工工整整,流於錶麵,像是一本乾淨的作業,卻不帶半點感情。
評分在文本流傳的過程中形成數量眾多的異文,可能是貫穿整個中國文學史的現象,尤其是詩歌在創作之後必然要經曆口傳和手抄的過程。宋人整理、刊刻陶淵明集隻留下瞭關於異文的單純文字注記,其他各類信息都隨著抄本的亡佚而消失,利用這些簡單的信息還是很難對抄本文化展開深入的討論。另外附錄作為“版本敘錄”,是不是太過外行瞭一點……
評分中文版多瞭兩篇附錄,曆史主義閱讀的典範。齣發點+細讀好,a little bit too Owenish. 但總覺得Owen來寫的話會再往下刨一點。“學陶者何嘗見其涯涘!”
評分就前麵有意思吧。
塵幾錄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