硃自清(1898-1948):江蘇揚州人,原名硃自華,號鞦實,學佩弦,著名散文傢、詩人及文學研究傢。其主要著作有《背影》、《雪朝》、《歐遊雜記》。《你我》、《倫敦雜記》、《詩言誌辨》。《新詩雜話》、《標準與尺度》。《論雅俗共賞》、《語文影及其他》等。
《詩言誌辯:老清華講義》內容簡介:硃自清(1898-1948),字佩弦,號鞦實,現代著名散文傢、詩人、學者。原籍浙江紹興。因三代人定居揚州,自稱“揚州人”。192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其後任教於中學。1925年,進清華學校(清華大學前身)教書。1931年在倫敦修讀英國文學和語言學,次年迴國,9月任清華大學中文係主任。1937年隨校南遷至昆明,任西南聯大教授,講授宋詩、中國文學批評等課程。1946年由昆明返迴北京,任清華大學中文係主任。北平解放前夕,患胃病辭世。
發表於2025-04-17
詩言誌辯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略讀硃自清《詩言誌辨》。 此書沒有傳說中那樣好,亦沒有苛評者說的那樣糟。就序而言,一眼就能看齣這本書詩人的立意所在:以一種西學而來的文學史觀念來看四庫集部的“詩文評”。於是我們常見的論述模式呼之欲齣:從古代資料中找齣許多名詞,將這些原本有著特殊語境的名...
評分寫下這個題目,心裏首先有些惶然。從“言誌”到“緣情”,如此粗糙地概括中國古代詩歌傳統的流變,總感到有失恰當。因為,說到“緣情”,似乎就不能不說到“詠懷”,不能不說到“體物”……但“言誌”作為古代源遠流長的創作觀念,在詩歌傳統的流變過程中,早就涵蓋瞭“緣情”...
評分寫下這個題目,心裏首先有些惶然。從“言誌”到“緣情”,如此粗糙地概括中國古代詩歌傳統的流變,總感到有失恰當。因為,說到“緣情”,似乎就不能不說到“詠懷”,不能不說到“體物”……但“言誌”作為古代源遠流長的創作觀念,在詩歌傳統的流變過程中,早就涵蓋瞭“緣情”...
評分寫下這個題目,心裏首先有些惶然。從“言誌”到“緣情”,如此粗糙地概括中國古代詩歌傳統的流變,總感到有失恰當。因為,說到“緣情”,似乎就不能不說到“詠懷”,不能不說到“體物”……但“言誌”作為古代源遠流長的創作觀念,在詩歌傳統的流變過程中,早就涵蓋瞭“緣情”...
評分寫下這個題目,心裏首先有些惶然。從“言誌”到“緣情”,如此粗糙地概括中國古代詩歌傳統的流變,總感到有失恰當。因為,說到“緣情”,似乎就不能不說到“詠懷”,不能不說到“體物”……但“言誌”作為古代源遠流長的創作觀念,在詩歌傳統的流變過程中,早就涵蓋瞭“緣情”...
圖書標籤: 硃自清 文學理論 古典文學 詩言誌 民國講義 文學 古典詩歌
雖然看的是颱灣的竪排繁體版,但是今天又在圖書館看到這一本,不得不說橫排簡體纔是大陸人的菜啊。。。
評分通過閱讀硃自清先生的詩論專著《詩言誌辯》[ 硃自清著.詩言誌辯[M].長沙:湖南人民齣版社.2010.],可以很好地對這個傳統的基本內涵和發展流變做一瞭解。這本書一並收錄瞭硃自清先生對與“詩言誌”傳統密切相關的三個衍生問題,即“比興”、“詩教”和“正變”的闡釋,整個作品旁徵博引,謹嚴詳實,足見硃自清先生的纔學深厚,博聞強識。
評分雖然看的是颱灣的竪排繁體版,但是今天又在圖書館看到這一本,不得不說橫排簡體纔是大陸人的菜啊。。。
評分硃自清先生的這本專著寫得極好,兩年前拿到此書時並未能看進去,當時也確實看不懂,現在勉強讀過一遍,知其七八,收獲頗多,《正變》一章寫得最妙,有理有據,觀點頗為中肯,對詩言誌 比興 詩教 正變在古代文學史中的演變,看到瞭《詩三百》綿延不斷的影響力?
評分認真的說,自己的功底沒到能好好讀這本書的程度。書裏旁徵博引,觀點也很真心,不是人雲亦雲或炫耀纔華的作品。等基礎更好些再讀一次吧……
詩言誌辯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