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裏峰,男,1976年生。曆史學博士。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已齣版《中國考試通史(民國捲)》(副主編)等專著,《喚醒中國》(閤譯)、《政治哲學與幸福根基》、《曆史之源》等譯著,並在《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二十一世紀》(香港)、《江蘇社會科學》等刊物發錶學術論文30餘篇。
《革命政黨與鄉村社會:抗戰時期中國共産黨的組織形態研究》內容簡介:和以往中共黨史、中共組織史研究側重製度條文而忽略實際運作的情形不同,《革命政黨與鄉村社會:抗戰時期中國共産黨的組織形態研究》另闢蹊徑,將關注重點從製度層麵轉嚮瞭實踐層麵、運作層麵。作者以山東抗日根據地為中心,以各級黨內文件為基本資料,綜閤運用曆史學、政治學、社會學的理論和方法,側重探討與黨組織相關的各種實踐問題,將抗戰時期中國共産黨的組織形態活生生地展示齣來,令人信服地揭示瞭共産黨與鄉村社會之間的互動關係。全書凡六章,分彆對抗戰時期中國共産黨的黨員群體、乾部群體、組織結構、黨員教育、組織紀律、黨政關係作瞭深入探討。書中關於黨員群體和乾部群體的社會構成、新黨員的吸納機製、乾部類型及其相互關係、基層組織的狀況和效能、組織紀律的製定與實施等問題的論述,都頗具新意和深度,予人啓油。
發表於2025-03-29
革命政黨與鄉村社會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圖書標籤: 中共黨史 中國近代史 鄉村社會 曆史 李裏峰 政治學 黨史 革命
以詳實的史料,“呈現”而非“研究”瞭抗戰時期中國共産黨的組織形態,進而揭示瞭根據地在黨員質量、組織架構以及組織紀律等各方麵均與意識形態宣傳有相當距離。然而即便如此,中共最終仍在底層建設方麵完勝國民黨,原因究竟何在?作者在書中往往一引王奇生,一句“國民黨更爛”瞭之,總覺差幾分意思。
評分資料詳細,對當時TG組織的細節把握得頗為到位,但是沒有形成一種政治生態的生動描述。這是中共黨史研究的普遍現狀——要麼遵循官方的話語體係在宏大敘事的框架內掩蓋瞭個體的麵孔和具體的細節,要麼在資料堆砌的細節之海中淹沒瞭個體、組織和時代之間的整體聯係。不要說有《叫魂》那種水平的作品,就是達到王奇生的敘述水平的TG基層組織研究學術成果都沒看到
評分組織史的著作,對中共的農民理念有認知偏差。
評分基本上是王奇生關於國民黨組織係統的中共山東農村版本,所以在行文論述中,時常會有兩黨交錯的感覺。 書中,一是如李老師所強調的,對中共組織體係的分析是要從製度層麵轉嚮實踐層麵;二是可以看齣重史料事實而輕分析解釋。 既然,國共兩黨在組織係統的問題如齣一轍,何以中共就能夠取勝?李老師的解釋,似乎有點"兩黨比壞"的感覺,就是中共雖差,但國民黨更差勁,略顯簡單和片麵化。
評分史料搜羅的很好 但是組織的欠缺 最終呈現瞭一種全麵的膚淺
革命政黨與鄉村社會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