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柏格森(1859-1941),法國哲學傢。曾任法蘭西學院哲學教授、道德與政治科學院年度主席和法蘭西科學院院士。其哲學體係中的基本觀念“創化論”最富有個人思維特色。他的著作文思綿密、比喻生動,富有詩的氣韻。1927年,因其著作的文學造詣,被授予諾貝爾文學奬。
在柏格森生命哲學的形成邏輯上,記憶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它關係到綿延是否得到充分描述。《材料與記憶》試圖通過對記憶的研究,來確定精神與身體之間的關係。該書考察瞭純粹記憶,並把以具體形式齣現的知覺看作純粹記憶和純粹知覺的綜閤體,即思維和材料的綜閤體。
發表於2025-02-07
材料與記憶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老外總是把簡單的道理說的很繞嘴,其實都是受東方思想啓發,截取某些片麵的說法拿齣來彪!看看佛教思想就會發現西方哲學體係是零散矛盾的!
評分老外總是把簡單的道理說的很繞嘴,其實都是受東方思想啓發,截取某些片麵的說法拿齣來彪!看看佛教思想就會發現西方哲學體係是零散矛盾的!
評分老外總是把簡單的道理說的很繞嘴,其實都是受東方思想啓發,截取某些片麵的說法拿齣來彪!看看佛教思想就會發現西方哲學體係是零散矛盾的!
評分問題一: 柏格森認為他找到瞭我們唯一能夠確認的存在和事實:世界是一個流變的綿延,它不停的創造,延伸;它代錶一種真正的自由。 那麼我們如何纔能把握這個存在與事實? 柏格森發現,作為真正實在的綿延本身是不斷創造變化的,因而,要把握運動著的實在就必須同實在“一起”運...
評分柏格森是梁漱溟大力並反復推薦的,隻是沒想到他的書居然在中國這麼冷門,讀的人很少。梁說他讀西文很吃力,所以一段一段讀得很慢,但是很有收獲。他那個年月能找到一本西文書本來就不易,今天中譯本那麼普及,如果非要讀西文也沒什麼不可以的。所以不去找來讀讀還真說不過去瞭...
圖書標籤: 哲學 柏格森 亨利-柏格森 記憶 建築 法國 法國哲學 西方哲學
精彩
評分據說這個譯本和法文原版差彆挺大,迷醉...
評分兩年前誤藉瞭此書,應該把現象學和邏輯實證學完纔讀的(2017)……生命哲學並非近現代西方哲學的主流,而且也不重要(2015)
評分英文的轉譯本,章節標題與法文版差異極大,諸多概念的翻譯非常彆扭。
評分英文的轉譯本,章節標題與法文版差異極大,諸多概念的翻譯非常彆扭。
材料與記憶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