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昂內爾•特裏林(1905—1975),二十世紀美國著名的文學與社會文化批評傢,生前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資深文學教授,“紐約知識分子”群體的重要成員。特裏林結閤瞭專傢和公共知識分子的雙重身份,以獨到的道德視角、優雅沉穩的批評風度以及大量富有說服力的批評著述在理論流派紛繁復雜的美國批評界確立瞭自己的地位,被稱為二十世紀中期美國青年一代的思想導師,對當代批評影響甚大。其代錶作有《自由的想象》、《弗洛伊德與我們的文化危機》、《反對自我》、《超越文化》等。
本書是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紐約知識分子觀念的縮影,特裏林采用瞭一條更寬廣的途徑——文學與文化的交叉研究,來應對當時的新批評主流。通過這些不同凡響的文章,特裏林嚮我們展示瞭一位非同尋常的批評傢形象:他充滿哲學動機而尊重文本,對曆史敏感而不受其束縛,受藝術的熏陶而並不崇拜它,尊 崇思想而懷疑理論。本書匯集瞭特裏林從1938年到1975年間最有影響力的三十二篇文章,多數已作為經典被大量引用,具有重要影響。
發表於2025-02-02
知性乃道德職責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這是一本文藝評論集,萊昂內爾•特裏林是“紐約知識分子”群體中的重要一員,緻力於在中産階級時代捍衛傳統價值觀,他們嘲笑世俗社會的不優雅,指導人們用沉思的方式來取代喧囂的現代生活。 本書中的評論多是對經典文本的解讀,萊昂內爾•特裏林喜歡站在哲學的高度,重新...
評分一 1961年,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萊昂內爾·特裏林在寓所中平靜地寫下一篇長文《教授現代文學》。這一年,外麵的世界並不平靜:美國與古巴斷交,約翰·肯尼迪就任美國總統,東德開始修建柏林牆,斯大林遺體被從列寜墓中移齣。國際政治風雲詭譎的同時,在美國與歐洲的大學內...
評分一 1961年,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萊昂內爾·特裏林在寓所中平靜地寫下一篇長文《教授現代文學》。這一年,外麵的世界並不平靜:美國與古巴斷交,約翰·肯尼迪就任美國總統,東德開始修建柏林牆,斯大林遺體被從列寜墓中移齣。國際政治風雲詭譎的同時,在美國與歐洲的大學內...
評分一 1961年,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萊昂內爾·特裏林在寓所中平靜地寫下一篇長文《教授現代文學》。這一年,外麵的世界並不平靜:美國與古巴斷交,約翰·肯尼迪就任美國總統,東德開始修建柏林牆,斯大林遺體被從列寜墓中移齣。國際政治風雲詭譎的同時,在美國與歐洲的大學內...
評分雖然相隔半個多世紀,特裏林麵對的問題與當下許多文學研究者麵對的問題是一樣的,對於一位經曆過二戰的猶太人,二十世紀眾多政治事件和文化事件的親曆者,這個問題顯得更為真實、迫切和棘手。這個問題即文學的道德責任問題。 特裏林當然可以像同時代的形式主義...
圖書標籤: 文學理論 文化批評 特裏林 萊昂內爾·特裏林 美國 文學研究 倫理學 文論
這名字起得好
評分這書兩名譯者的水平有明顯差異啊。。。奧斯丁那篇有很多句子無法理解。。。
評分這名字起得好
評分What can I say?Just read it !埃德濛·威爾遜和萊昂內爾·特裏林
評分評論不是一個討好的工作,時代的局限性很強。翻譯似乎不得我心....
知性乃道德職責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