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1899-1977),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翻译家、鳞翅类昆虫学家。他的作品包括用俄文创作的小说《防守》和《天赋》;用英文创作的小说《洛丽塔》、《普宁》、《微暗的火》、《阿达》;自传体小说《说吧,记忆》;译作包括《爱丽丝梦游仙境》(英译俄)、《尤金·奥涅金》(俄译英);还有《文学讲稿》。
《洛丽塔》的作者纳博科夫不仅是闻名于世的小说家,还是一位眼界开阔、知识渊博、见解独到的文学批评家。本书绝对是喜欢《洛丽塔》的读者解读作者的一把钥匙。在这本集子里,纳博科夫谈及了生活、艺术、教育、政治、电影,以及其他种种近现代主题。他那些尖锐的、机智的、让人着迷的想法——从俄国大革命到“洛丽塔”的正确读音,所有的一切——都一一体现在这里。该书的访谈不少是围绕《洛丽塔》一书的,作者披露了自己的创作动机和不为人知的一些细节。纳博科夫从不人云亦云,因而在这本书中,他还本能地对名人宣战,如弗洛伊德、海明威等就不如他的法眼。纳博科夫亦是罗兰•巴特和苏珊•桑塔格所提倡的“新批评”观念的先驱。他的“新批评”观念不时渗透在本书的字里行间。
如果你没有纳博科夫的学识,也没有纳博科夫的人生经历,也没有阅读过纳博科夫所讨厌的弗洛伊德的书,那他的见解实在对于你来说无益。纳博科夫的固执可以是执着、可爱,但是你的固执可能就是偏见、浅薄了。 以下是我认为书中一些有意思的语句: 不是。我一向不善言辞。我的词汇...
评分 评分 评分年初读了《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和《洛丽塔》,两本书在各个层面都不相同,《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如若简化处理,可归类道德小说,而《洛丽塔》是无法进行类似简化处理的,它丰富的细节庞大的体量精彩的片段隐晦的故事,在读完小说后,让人情感复杂到无法表达。纳博科夫《独抒己见...
评分有血有肉有欢笑 ——属于《独抒己见》的纳博科夫 如果你没有研究过这位作者的其他作品,而仅仅是读过《洛丽塔》小说,或者仅仅只是看过《一树梨花压海棠》的电影,或者甚至只是听说过一本禁书的名字,那么,你想象中的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会是什么样子?一个猥琐的中年大叔...
这老头说的话听一半就真的足够了……
评分不少访谈啊,很少几篇评论,从纳博科夫对文字的认真劲儿,此书还是很值得读。他列举的六个短篇小说,才读了两个,其中四个直接找不到中文译本,话说约翰巴斯的小说,我实在读不来。
评分一位美国作家,除了《说吧,记忆》之外,纳博科夫与俄罗斯的关系十分淡薄。这本访谈有很多料,例如他讲课时照读讲稿或是放录音,对采访稿极其严苛,常答非所问,毒舌,难得赞扬,多是贬斥,强调硬译,等等。另外,这本访谈集也容易让人对比出一份好的采访稿该是什么样的。
评分“缺乏独创性的作家似乎多才多艺,因为他们模仿过去和现在的许多作家。而艺术原创性自由它自己的自我可以效法”。纳博科夫的辛辣、刻薄比之毛姆大叔如何?看他臧否大师、独抒己见,倒也痛快淋漓。
评分纳博科夫对作家们的毒舌,现在已然成了一些公众号哗众取宠、赚取流量的香饽饽,然后还有一群蠢人,以为自己也有资格去鄙视那些被纳博科夫鄙视的作家。而纳博科夫的“鄙视”,也就是我想讲的作家的“偏见”背后所隐藏的“正见”,就没几个人要去费心弄清楚了。正因为纳博科夫有着强烈的、打上自己个性烙印的艺术观,才会对那些违反这些艺术观的东西,表示蔑视,并且撇开其他闪光点,而只瞅准乃至放大这些艺术上的污渍。在纳博科夫看来,一个好的作家,必然不能被置入某个文学的序列、流派、主义,他/她是独一无二的,是能引起你的脊椎而不仅仅大脑,感到深深震颤的——不过,绝不是心灵,“心灵是一个相当愚蠢的读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