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語堂(1895—1976)
一代國學大師,首次獲得諾貝爾文學奬提名的中國作傢。著有《吾國與吾民》《生活的藝術》《京華煙雲》等,並將孔孟老莊哲學和陶淵明、李白、蘇東坡、曹雪芹等人的文學作品英譯推介海外,是第一位以英文書寫揚名海外的中國作傢,也是集語言學傢、哲學傢、文學傢於一身的知名學者。
蘇東坡雖文章聞名天下,仕途卻曆盡艱辛,屢遭迫害,但終不改其樂觀的天性;他一生融儒、釋、道於一體,詩、文、詞、書、畫俱在纔俊輩齣的宋代登峰造極;他比中國其他的詩人更具有天纔的多麵性、豐富感、變化感和幽默感;他的人格精神所體現的進取、正直、慈悲與曠達,韆年來始終閃耀在中國曆史的星空。
學貫中西的林語堂先生用生花妙筆將一位文學傢、政治傢、書畫傢的一生娓娓道來,一個性格鮮明、多纔多藝、形象飽滿、可敬可愛的蘇東坡也清晰地浮現在人們的眼前。
發表於2025-02-02
蘇東坡傳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這是大學語文老師,對蘇東坡的評論,我認為再閤適不過瞭。 1036年,蘇東坡降生,與其父蘇洵,其弟蘇轍,並稱三蘇;世人發齣瞭“眉山生三蘇,草木盡皆枯“的感慨。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中“進士”。神宗熙寜(1068-1085)年間,因與王安石新法的政見不閤,被迫離京...
評分這本書斷斷續續地讀瞭兩個月,在無所事事、輕輕鬆鬆的這幾個月裏,不著調地吃喝玩樂,讀書,模糊地揣度著即將進入的社會,和霧一般的未來。 一直很敬佩蘇東坡,為他開創性的豪放詞風,胸有大氣象。為他深研佛學卻不皈依佛教的神秘,以及和佛印對答的幽默達觀。為...
評分“知道一個人,或是不知道一個人,與他是否為同時代與否,沒有關係。主要的倒是是否對他有同情的瞭解。歸根到底,我們隻能知道自己真正瞭解的人,我們隻能完全瞭解我們真正喜愛的人。”林語堂說著這番話徐徐道來瞭自己深愛著的蘇東坡。 從什麼時候開始對林語堂的《...
評分《蘇東坡傳》或許是林語堂先生最富盛名的作品,沒有之一。 但是於我而言,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我當然知道這件作品林先生是用全英語寫的,再翻譯成中文,就算譯者再如何高明,到底也隻是“二傳手”。 但是如果僅僅是翻譯的問題,我是絕不可能給這本書打這個分數的。 總覺得作...
評分“……男人一生在心思和精神上有那麼奇特難言的驚險變化,所以女人隻要聰明解事,規矩正常,由她身上時時使男人聯想到美麗、健康、善良,也就足夠瞭。男人的頭腦會馳騁於諸多方麵,凝視新的事物情況,為韆韆萬萬的念頭想法而難得清閑,時而欣喜雀躍,時而有隱憂劇痛,因此覺得...
圖書標籤: 林語堂 傳記 蘇東坡 人物傳記 曆史 中國文學 蘇東坡傳 蘇軾
七成以上內容是中學教材上有的,由此觀之義務教育對蘇東坡的介紹還是挺充分的。額外的三成也多是林語堂的個人揣測,簡而言之,,沒記住什麼,可讀性不高
評分這感覺就好像當年讀《明朝那些事兒》,把傳記曆史寫的簡單幽默,這樣的感覺太贊瞭。讀完瞭就感覺蘇東坡快成為大宋朝的一個神一樣的人物瞭,就是明朝的王陽明一樣。
評分這本書,是早於幾天前讀完的,再評星級指數時,有種一反往日對五星的苛刻。想到林語堂選材的誠心和組稿的不易,個人情感上偏加一星。林語堂傾慕蘇東坡,蘇東坡傾慕陶淵明,但凡有生臨近觸碰到這樣的靈魂引伴,因為吸引所以相似,精神上都是通常和光明的。這本書的背後有一行副標題——古代政治文人的典型範本,再迴首勘探目錄拉開蘇東坡一生的框架,深悟認同。天纔行路,但凡坎坷,格局深遠,收尾迴響。一門三蘇,雖然蘇東坡如此熠熠生輝,相較之下的蘇洵和蘇轍,仍能看齣三人相映在宋朝那個時代造就的文學盛況,細細揣摩三人的性格成因,也是頗值得人迴味的(這也是弟弟子由不同於兄長,沉穩練達,官至副相,後精於瑜伽煉丹;而東坡更具天纔的幽默和真性,不記仇,全纔發展深究人生的各領域,頗似達芬奇和張岱)。讀完,再想周易中的爻,似有所感。
評分林語堂對蘇東坡的景仰喜愛之情溢於言錶啊,這本傳記,把他想到蘇東坡時引起的那抹親切敬佩的微笑,毫無疑地傳給瞭讀者。喜歡那首“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衰煙雨任平生。”也喜歡寫給朋友的信裏道:“睏厄之中,何所不有?置之不足道,聊為一笑而已。” 詩纔,性情外加對黎民百姓的悲憫,在那個風雨飄搖的年代裏,他近乎成瞭一個完人。PS:倒是對王安石那怪廝有一點興趣瞭,他的內心,大概遠比本書中描寫的深得多。
評分蘇東坡這個舊式文人,走資派,膽敢阻撓偉大領袖宋神宗與偉大指路人王安石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改革!
蘇東坡傳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