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木正兒(1887-1964),1911年畢業於京都大學的中國文學科,他的父親,據就是一位頗有漢學修養和中國趣味的醫生。他的興趣最早在元代戲麯上,也是最早把鬍適、魯迅代錶的中國新文學運動介紹給日本漢學界的人。早年主要研究中國的文學藝術,寫有《支那近世戲麯史》、《清代文學評論史》等,涉及詩文戲麯、繪畫音樂、宗教民俗等眾多領域,晚年則集中在名物學上,往往結閤實物訓釋文獻所見事物的名稱,也涉及居住飲食、輿服工藝等諸多內容,著有《中華名物考》一書。他1922年至1924年考察過中國,寫有《江南春》的遊記。
本書選譯的,是在近代這樣一個中東嚮西的大變動時期,仍然保有深厚的傳統漢學的修養,可是視野已擴大到東洋甚至世界上,同時又有過留學或遊曆中國的實際經驗的這樣一些日本漢學傢的隨筆。 本書的書名,取自吉川幸次郎寫的一篇隨筆的題目。吉川氏說:“這個鄉愁,不過是用來說明終歸為異邦之人的日本留學生、旅行者對待異鄉的情感,是超齣這個詞的本意的。”這裏的“鄉愁”之“鄉”,已非“故鄉”之意,這恐怕是本書的作者們寄望於中文世界的讀者明瞭的。
發表於2025-02-02
對中國的鄉愁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筆者最近對日本著名漢學傢青木正兒先生的作品産生濃厚的興趣,但瞭解到青木先生的全集尚未翻譯到中國,隻好找來近年齣版的兩本日本漢學譯作,以求管中窺豹。 一本是青木正兒著,範建明譯《中華名物考(外一種)》,中華書局,2005年8月北京第1版。另一本是青木正兒、吉川幸次...
評分前幾天和友人聊到某位在日本留學十多年的教師,雖在國外經曆過幾所較有名的學府,但迴國後也隻在一普通高校擔任一般教職。因我並非外國語學院,具體情況知之不詳;但聽過幾堂課,也聽過一些學生對其如此評價:愛日本過頭,已然將自己視為日本人。 這是引子。 這本書是近代幾位...
評分筆者最近對日本著名漢學傢青木正兒先生的作品産生濃厚的興趣,但瞭解到青木先生的全集尚未翻譯到中國,隻好找來近年齣版的兩本日本漢學譯作,以求管中窺豹。 一本是青木正兒著,範建明譯《中華名物考(外一種)》,中華書局,2005年8月北京第1版。另一本是青木正兒、吉川幸次...
評分前幾天和友人聊到某位在日本留學十多年的教師,雖在國外經曆過幾所較有名的學府,但迴國後也隻在一普通高校擔任一般教職。因我並非外國語學院,具體情況知之不詳;但聽過幾堂課,也聽過一些學生對其如此評價:愛日本過頭,已然將自己視為日本人。 這是引子。 這本書是近代幾位...
評分前幾天和友人聊到某位在日本留學十多年的教師,雖在國外經曆過幾所較有名的學府,但迴國後也隻在一普通高校擔任一般教職。因我並非外國語學院,具體情況知之不詳;但聽過幾堂課,也聽過一些學生對其如此評價:愛日本過頭,已然將自己視為日本人。 這是引子。 這本書是近代幾位...
圖書標籤: 日本 海外中國研究 青木正兒 隨筆 古典文學 曆史 漢學 文學
從明治時代開始,日本的學者認為研究中國文化,自身比西方具有優勢(這個自然),又比中國的學者掌握更科學現代的方法(雖然到今天可不一定瞭),但日本人做學問爬梳整理之嚴謹細膩,令人佩服。
評分很好的書,寫日本漢學傢介紹傳統中國的風土,文化等。大陸文化斷代太嚴重,該有鄉愁的其實是我們。
評分譯者們學過日語,但是否達到瞭翻譯的水準,仍然令人懷疑。就像另一位老師的譯作,完全不能掌握日語和漢語各自的特點以及相互轉化時的微妙之處。打三星顯得我好像是黑,算瞭還是不評分瞭。
評分感慨與觸動良多,受教亦多。
評分我是一個中國人,我對“中國”也有鄉愁。
對中國的鄉愁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