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文森是著名的“中國研究”專傢。1920年生於波士頓。二戰時曾應徵入伍,1946年迴到哈佛繼續讀書,1949年獲博士學位。1938年始於費正清閤作,並成為“哈佛學派”的主要代錶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梁啓超與近代中國思想》、《革命與世界主義》等,《儒教中國及其現代命運》是其代錶作。
全書分三捲,中心問題是迴答:中國十七、十八世紀就湧現齣瞭一批唯物主義思想傢,這是否意味著如果沒有以工業化為背景的西文化的入侵,中國也能實現以科學理性為內在精神的現代化?作者通過對儒教與中國文化精神,例如對繪畫的分析,得齣瞭否定的答案,並以著名的博物館的比喻,說明儒學傳統的死亡。作者視野寬闊、慧思獨運,被稱為“莫紮特式”的曆史學傢。
發表於2025-04-19
儒教中國及其現代命運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書看過一個多月瞭,一直想寫一點東西,嚮這位我們近代史領域少有的天纔緻敬。 首先聲明,把confucian翻成儒教實在是很扯,深切鄙視。 第一及第三部分,對中國近代儒學地位的演變、共産主義與傳統的關係的分析精彩之極,隻要和費正清在《中國大革命》中的類似分析比較一下,就可...
評分再讀《儒教中國及其現代命運》 2009年06月28日 星期日 21:17 周末去廈門,想隨身帶一本書,看遍書架最後選的是列文森的《儒教中國及其現代命運》。我曾經給這本書至少是它的部分章節以相當保留的評價,不過對於名著,我顯然願意再給自己一次機會。這一迴基本讀完瞭第一捲的第二...
評分分心儒教的考察,不過是構成馬剋斯-韋伯對世界幾大根源宗教作全景式俯瞰的一個case study。但基於韋伯對現代性洞察,其費三年之功研究中國文明,形成的立論到現在看來還是足夠高瞻。 他奠定的敘述模式那種界限模糊的特質,標示著它的超長保質期,明著暗著被移用到曆史、或者人...
評分每年的五月四日那一天都會冒齣很多人齣來寫紀念文章。五四運動已經過去很多年瞭,紀念或者批判本來隨時都可以。但是頗為吊詭的是,平時沒少見人紀念或批判五四,一到瞭每年的五月四日,無論網絡還是媒體鋪天蓋地冒齣很多文章。紀念五四也未嘗不可,但這些紀念音調大同小異,先...
評分聽一位研究傳統書畫筆墨的前輩在介紹曆代筆墨演變的展覽時,在非正襟危坐,輕鬆的氣氛下,冷不丁聽到“所有能傳承下來的都是局限性,創新創造沒有辦法傳承”,很受啓發。仔細想想的確如此。宋畫很好學,有程式,先鈎後畫。而元四傢的倪瓚很難學,筆墨間的勾點,充滿瞭靈動,屬...
圖書標籤: 海外中國研究 列文森 思想史 儒教 曆史 儒教中國及其現代命運 海外漢學 漢學
齣閑置前總算讀瞭一遍,總感覺列文森評論的是另一個平行宇宙裏的中國,因為有隔,而從這個蹩腳中文譯本能讀齣字字珠璣也是醉瞭,五星評論一堆,還包括江緒林,攤手。。。
評分齣閑置前總算讀瞭一遍,總感覺列文森評論的是另一個平行宇宙裏的中國,因為有隔,而從這個蹩腳中文譯本能讀齣字字珠璣也是醉瞭,五星評論一堆,還包括江緒林,攤手。。。
評分真正的世界主義隻可能在曆史的博物館裏實現,這句話真讓我脊梁骨發麻。如果對於舊文化的情感依戀都隻是源於遊客一樣的獵奇心理,那麼今天熱熱鬧鬧的固有文化重建就是自欺欺人罷瞭。隱秘的西方中心視角雖然刺痛瞭我的民族自尊心,但列文森的洞察力必須受到承認和欽佩。官僚知識分子將人民交給瞭這個國傢,收獲的又是什麼呢?
評分這已經是我讀他寫的第二本書瞭,還是提不起興趣,這很罕見。空洞絕對的評價,缺失事例的佐證,讓人讀著難受,不像是曆史。可是為什麼這個人居然會被稱為是“天纔”呢。。。
評分這已經是我讀他寫的第二本書瞭,還是提不起興趣,這很罕見。空洞絕對的評價,缺失事例的佐證,讓人讀著難受,不像是曆史。可是為什麼這個人居然會被稱為是“天纔”呢。。。
儒教中國及其現代命運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