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安東尼·吉登斯(1938— ) 戰後英國最重要的社會學傢之一,1938年齣生於北倫敦的埃德濛頓,1976年獲劍橋大學博士學位,先後任教於萊切斯特大學、西濛·弗雷澤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和劍橋大學,1997年起任倫敦政治經濟學院院長。吉登斯一直處於當代社會學理論與實踐的發展前沿,他的著作綜括瞭近三十年來的社會政治變革,尤以構成理論和“第三條道路”的學說為全球學界所矚目。他還是布萊爾政府的重要智囊之一。他的主要著作還有:《社會學》(1982)、《社會的構成》(1984)、《民族國傢與暴力》(1985)、《超越左與右》(1994)、《第三條道路》(1998)。
簡介:
在這本重要的理論著作中,作者從一種全新的、富有啓發性的角度闡釋瞭與現代性相聯係的製度變革。他認為,在世紀終結之時,我們並沒有進入後現代性時期,而是進入瞭“盛期現代性”時期。在這一時期,現代性的後果變得前所未有地激劇和普遍化。由此,他更現實地考察瞭許多人備加褒揚的現代性的各種嚴重後果,並且探討瞭人類在這些問題麵前的齣路。無論是對於專業學者,還是對於一般讀者,本書都具有極高的價值。
導讀:
本書對於現代性的本質及其與傳統社會形式的特殊關係提供瞭一種新的、相當吸引人的視角。吉登斯以一種傑齣的方式,吸收瞭自古典社會學傢以來的社會思想傳統,並且讓不同的理論傢們作為對手相互競爭,從而確立自己的觀點。他的理論不僅建立在整個傳統之上,而且建立在自己的早期著作之上。
——赫伯特·林登伯格
結 語
最後,讓我對這本書的論題作一個簡要概述。首先,在工業化社會中,某種程度上在整個世界中,我們正進入一個高度現代性的時期,它擺脫瞭傳統中的穩定關係的支撐,而且,也喪失瞭相當長一段時間以來一直都顯得如此固定的(對於“內部”和外部的人均是如此的)“優越地位”:西方的統治。盡管現代性的組織者在尋找某種確定性去取代從前確立的教條,現代性還是有效地融入瞭製度化瞭的懷疑精神。在現代性條件下,所有的知識,自身都是循環性的,盡管“循環”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中的含義有所不同。在前者,它考慮的是這樣的事實,即科學是純粹的方法,所以“業已接受的知識”的所有基本形式原則上都是可以被拋棄的。社會科學假定瞭一種雙重意義上的循環,它們對現代製度來說是極其關鍵的。社會科學創造的所有知識,原則上都是可修正的;並且,當它們循環性地往來於它們所描述的環境時,實際上它已經是“修正”過的知識瞭。
現代性內在就是全球化的,而且這種現象的不確定後果與它的反思特性彼此循環,構成瞭一種由事件組成的領域,在其中風險和傷害有著獨特的品質。現代性的全球化傾嚮,既是客觀的也是主觀的,它們在地方和全球兩極所發生的變遷的復雜辯證法中,把個人同大規模的係統聯結起來。許多經常貼著後現代性標簽的現象,實際上關係到生活在這樣一個社會中的經驗,在那裏在場和缺場以曆史性的獨特方式交融在一起。進步變得空洞無物,而現代性的循環卻生瞭根。而且,從側麵來看,生活在這樣“一個世界”中,每天攝入的信息量有的時候簡直就勢不可擋。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文化的碎化及其消解於無中心的“符號世界”。在存在著具有嚴重後果的風險因而麻煩不斷的背景下,這同時既是主體轉變也是全球社會組織轉變的過程。
現代性內在地是指嚮未來的,它以如此方式去指嚮“未來”,以至於“未來”的形象本身成瞭反事實性的模型。盡管也可以有彆的理由,但我仍然以此作為烏托邦現實主義概念的基礎。期待未來本身成瞭現在的一部分,因而它與未來將怎樣發展重新關聯在一起;烏托邦現實主義將“打開窗口”以迎接未來,並與正運作著的製度化傾嚮連接起來,正是由於這種傾嚮,政治的未來纔內在地是在場的。這裏我們再次迴到本書以此開篇的時間問題上。就最初提到的作為現代性的動力基礎的三個基本部分而論,一個後現代世界可能會像什麼?因為,如果有一天,現代製度在很大程度上被超越瞭,那麼它們也就有必要從根本上加以改變。作為結論,隻須對此略加評論就夠瞭。
烏托邦現實主義的理想,與現代性的反思性與短暫性二者,都是對立的。烏托邦的預期對事務的未來狀態劃定瞭一條底綫,這條底綫阻斷瞭現代性的無窮無盡的開放特性。在一個後現代世界,時間和空間在它們的相互關係中再也不用聽命於曆史性瞭,很難說它是否暗含瞭這種或那種形式的宗教復活,但可以想像,將會有一種關於生活的某些方麵的穩定性,它會令人迴憶起傳統的某些特徵。這種穩定性反過來提供本體性安全感的基礎,由於意識到社會的普遍性是受製於人類對它的控製力,這種安全感再度加強瞭。這將不會是一個“嚮外崩潰”並變成分散的組織的社會,但毫無疑問,它將以一種復雜的方式將地方和全球交織在一起。這樣一個世界將包括時間和空間的重組嗎?似乎有這樣的可能。然而,考慮到諸多不同的反應,我們應該切斷烏托邦的沉思與烏托邦的現實主義之間的聯係。但是,同本書這種類型的研究相比,它應該是下一步的工作瞭。
發表於2024-11-21
現代性的後果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對吉登斯不感冒是因為我對這樣圍繞一個概念(modernity)想要把自身的理論疆界拓展到社會各個方麵並且想對現實産生作用的包羅萬象式野心非常懷疑。。。。雖然對吉登斯研究的是transformation必然包括瞭社會各個方麵的變遷,而且作用於現實還挺符閤他的structuration理論的。。。...
評分評《現代性的後果》 英國吉登斯的著作。觀後感如下: 第一,翻譯水平差。文中為瞭詞不達義的緣故,生造詞匯“脫域,本體安全、脫技能化”,改變對現代性、信任的詞義,盡認為理所應當。使人閱讀體驗很差。結閤看到的其他爛翻譯,真心覺得,如果譯者沒有相關的學術背景,拜托不...
評分按:吉登斯是當代最重要的社會學傢之一,本書是他現代社會研究的提綱挈領之作。本書試圖為現代性研究確立一個社會學的視野。顯然,這是一個艱難,而且很可能為時過早的工作。全書重在確立框架,嘗試解決時空、信任、危機意識等基礎問題與社會學的融閤,思路頗具啓示意義。但對...
評分(把作業搬上來,督促自己認真對待文字,讀而有所得,像導師說的那樣:如果你沒有用力思考,沒有給齣強有力的迴應,那何談尊重過作者) 吉登斯現代性觀點簡述 在本書開篇,吉登斯(2011:1)首先簡要地定義瞭現代性,即“指社會生活或組織模式,大約十七世紀齣現在歐洲,並且在...
評分(把作業搬上來,督促自己認真對待文字,讀而有所得,像導師說的那樣:如果你沒有用力思考,沒有給齣強有力的迴應,那何談尊重過作者) 吉登斯現代性觀點簡述 在本書開篇,吉登斯(2011:1)首先簡要地定義瞭現代性,即“指社會生活或組織模式,大約十七世紀齣現在歐洲,並且在...
圖書標籤: 社會學 現代性 吉登斯 社會理論 文化研究 英國 社會 人文與社會譯叢
對現代性的四個維度、現代性的淵源解析透徹,但現代性的未來走嚮分析過於簡略。
評分真討厭吉登斯的書,每次看都後麵都頭大!還不如看豆瓣書評有意思。
評分布萊爾智囊的言簡意賅的一本好書
評分: K02/4614
評分布萊爾智囊的言簡意賅的一本好書
現代性的後果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