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一行禪師
1926年齣生於越南中部,16歲在慈孝寺披剃齣傢,為臨濟法脈第42代傳人,後來赴美研究並教學。1960年代越戰期間,禪師秉持「佛教必須入世」的信念,以堅實的修行為基礎,以具足的定力、慈悲與智慧濟世在戰火下煎熬的眾生,戰爭結束代錶參加巴黎和談,之後一直留在西方弘法,並定期到世界各地帶領禪修活動。
深受美國黑人民權領袖小馬丁.路德.金恩推崇的一行禪師,於1967年被提名為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
1982年,禪師在法國西南部建立瞭「梅村」禪修道場。1995年曾至颱灣弘法並主持禪七法會;2011年再次受邀來颱進行寶島諦聽之旅,包括在花博戶外會場的「百人花博自在行禪」。
一行禪師通曉越、英、法及中文,除瞭佛學論述之外,並著有詩集、小說、戲劇、傳記等,迄今已有上百本著作,著作已在颱灣齣版的有:《生生基督世世佛》、《步步安樂行》、《橘子禪》、《與生命相約》、《你可以不生氣》、《你可以不怕死》、《正念的奇蹟》、《觀照的奇蹟》、《見佛殺佛》、《你可以,愛》、《祈禱的力量》、《一心走路》、《生命真正的力量》、《建設淨土》、《一行禪師說佛陀故事》係列、《會心》、《自在》等二十多部。
譯者簡介
汪橋
本名何惠珠,自翻譯一行禪師的開示後,以汪橋為筆名,意為願為汪洋中的一條橋,傳遞人與人之間的關愛與理解。
曾任職報社逾十年,分別擔任過記者和編輯,現為自由工作者。
本書是將佛法實際應用在心靈健康最徹底的一本書,藉由具體的方法導引,讓你一步步迴到自己內在最深處、擁抱內在小孩,與自己達成最徹底的和解。
「現代許多人都在學習靜坐,我們靜坐,其實是為瞭逃離受苦,我們就像是兔子一樣跳迴到地上的洞裡,好讓自己感覺受到保護。我們這麼做,是因為我們受瞭太多苦瞭,我們想要至少能夠休息一下、至少能夠逃避一下。然而這並不是靜坐冥想真正的意義,我們必須要用智慧和專注去找迴真知,轉化受苦的內在。沒有這些苦痛、沒有對於這些苦痛的瞭悟,真實的快樂無法實現。」
憤怒、悲傷、嫉妒、恐懼,甚至開懷、興奮等等我們時常感受到的這些多變情緒,其實都是內在小孩在發聲、提醒你他的存在。然而我們常常以為那些情緒就是自己、與各種情緒產生瞭認同,因而無法認齣內在小孩的聲音。
受傷的內在小孩請求關愛,但我們卻做著相違背的事情。因害怕麵對痛苦,我們選擇逃避。我們無法麵對內在糾結的痛苦和悲傷,即使有時間,我們也不願返迴自己的內在。我們讓自己持續接觸外在的刺激:看電視或電影、參加社交活動、喝酒或吸毒——因為我們不想再次感受以前的痛苦。
受傷的小孩存在於我們身體的每一個細胞內。身體沒有一個細胞不存在這個受傷的小孩。我們不需要追憶從前尋找這個小孩,隻要深入觀察自己,就能接觸到他。受傷小孩的痛苦當下就在我們之內。
然而,正如痛苦存在於身體的每一個細胞,覺醒、理解與幸福的種子同樣存在,我們需要運用它們。我們內在有一盞燈——正念的燈,我們隨時可以點亮它。我們的呼吸、我們的腳步及我們平靜的微笑,就是點亮這盞燈所需要的油。我們必須點亮正念的燈,讓燈的光明驅散和終止黑暗。我們的修習就是要點亮這盞燈。
當我們開始察覺自己遺忘瞭內在受傷的小孩,我們會對這位小孩充滿慈悲,也因此生起正念的能量。正念步行、正念靜坐和正念呼吸的修習是我們的基礎。通過正念呼吸和正念的步伐,我們能夠滋養正念的能量,並迴到存在於身體細胞內的覺醒智慧。正念的能量將擁抱和療癒我們,並療癒我們內在的受傷的小孩。
發表於2025-02-02
和好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能夠讀到這本書確實是很幸運,最近很多負能量,便去書店逛逛,想找一本能治愈自己負能量的書。幸運的是自己找到瞭。 坐在書店瞭讀瞭一晚上,神奇的是一個頑皮的小朋友一直在旁邊吵鬧,而我竟然抑製住瞭自己的憤怒,開始理解瞭那個孩子,而我若嚴厲的批評隻會讓孩子覺得,呀這是...
評分一行禪師以佛法的角度探討內在小孩的問題,為現代社會的人群帶去療愈內心創傷的解藥。內在小孩,我曾以為是內心某個心靈深處不可能觸及的靈魂,但看完這本書,我知道是我錯瞭。 內在小孩是童年的一段記憶。心理學上有各種關於內在小孩的解釋,童年的記憶就是其中一種。我們在...
評分 評分 評分圖書標籤: 一行禪師 內在小孩 身心靈 心靈 心理學 佛法 佛學 療愈書籍
簡潔的文筆,超越宗教的智慧。和自己和解,安撫內在的小孩,是值得做的事<3
評分兩年前朋友推薦的書,在很痛苦的階段像是心靈止痛劑,是正念、佛學的入門書。裏麵有許多案例,都會有共鳴的。
評分通俗易懂,還結閤瞭心理學的內容,但是能學到的新知識十分有限,與自己內在的小孩相處這個觀點比較有趣。
評分兩年前朋友推薦的書,在很痛苦的階段像是心靈止痛劑,是正念、佛學的入門書。裏麵有許多案例,都會有共鳴的。
評分結緣於誠品書店,很受用。在修習。希望變得更好更強大。
和好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