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伯格(John Berger)英國藝術史傢、小說傢、畫傢。1926年齣生於倫敦。1946年從軍隊退役後進人Central School of Art和Chelsea Schoolof of Art學習。1948年至1955年以教授繪畫為業曾舉辦個人畫展。1952年他開始為倫敦New Statesman雜誌撰稿,並迅速成為英國當代最有影響力的藝術批評傢。此後他更有多部藝術專著問世如《觀看之道》(Ways of sero ovz)、《看》(About Looking, 1980)、(另一種講述的方式)(Another Way of Telling,1982)等;他亦寫小說,名篇 G.(1972)獲英國布剋奬(Booker Prize)及唐姆斯・泰特・布萊剋紀念奬(The James Tait Black Memorial Prize)。最近20年間,伯格一直生活在阿爾卑斯山腳下的一個法國小村莊中。瀕臨消亡的傳統山區生活方式令他著迷,並反映在他的作品中。
譯者簡介:
劉惠媛,颱中人,1962年生。主修西方藝術史與博物館學,曾策劃多項當代畫展,裝置藝術展和女性影像展,並籌辦“羅浮宮珍藏名畫特展”及“黃金印象――奧塞美術館名作展”等國際交流展。目前緻力乾藝術評論與寫作。著有《旅遊指南上找不到的藝術地圖》、《沒有圍牆的美術館》等。
這部批評文集分為三部分:首先以我們看動物的方式為切入點,迴溯人類與動物漫長而悠遠的關係,而這種關係,在當代資本主義社會中是永久地失落瞭;繼之以對攝影功能的思考,與蘇珊・桑塔格遙相唱和;最後則聚焦於藝術,談繪畫、論雕塑,從容遊走於社會。心理與藝術各個層麵,頗得瓦爾特・本雅明的遺風。
發表於2025-04-13
看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先前,我讀陳丹青的《退步集》,開篇是廣西師範大學記者對他的采訪,記者問說,你對於丹啊,易中天啊這些憑藉百傢講壇一炮而紅的學者怎麼看。陳丹青在強調觀眾對學者擺正心態的同時,也提到瞭中西方媒體對學者的關注層次上的差異,他提到,在英國,約翰伯格上電視,在法國,是...
評分從某種程度上說,約翰•伯格就像瓦爾特•本雅明在歐洲戰後的還魂者,他們都纔思敏捷,都有散文化的抒情文風,都對攝影及工業時代的大眾文化有敏銳的觀察力,更重要的是,他們都深受西馬影響,因而文字中時時流露齣對現代社會權力及知識運作的懷疑和否定。他們看起來是為數...
評分約翰·伯格的文化批評趣味生動,深入淺齣。《觀看之道》更具理論和係統性,而這本則為應用分析的集子,以動物、服裝、攝影、繪畫為主題。對於藝術自然是外行,但看人用寬廣的視野洞察藝術的諸種形式,還是頗有新意。 論動物:1977 古典時期人與動物相似,用的例子是伊利亞特中...
評分《看》中的文章都寫於70年代,而且看來並非學術文章,並且很短。John Berger批判資本主義,關心政治參與;同時,他對藝術品觀察敏銳,他對那些模糊照片的感覺之捕捉準確(分辨穿著西裝的農夫,辯稱安排模特兒特地拍攝的照片完全代錶瞭人物的人生),即使是透過大陸齣版的黑白影...
評分約翰·伯格的文化批評趣味生動,深入淺齣。《觀看之道》更具理論和係統性,而這本則為應用分析的集子,以動物、服裝、攝影、繪畫為主題。對於藝術自然是外行,但看人用寬廣的視野洞察藝術的諸種形式,還是頗有新意。 論動物:1977 古典時期人與動物相似,用的例子是伊利亞特中...
圖書標籤: 約翰・伯格 攝影 藝術 藝術評論 視覺文化 約翰·伯格 影像閱讀 文化
一看就想看掉所有約翰伯格的書
評分新穎的角度,贊!
評分新穎的角度,贊!
評分花瞭一節課的時間匆匆掠完瞭這本書……我希望我認為他基本上在說廢話的原因是因為他的影響所達到的效果。
評分一本很有趣味的書,寫得很好,作者的思想深藏其中
看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