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國學大師季羨林所作。季羨林,山東臨清人,1911年生。1934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外語係,翌年作為清華大學與德國的交換研究生赴德國哥廷根大學學習梵文、巴利文、吐火羅文,獲哲學博士學位。1946年迴國在北京大學東方語言係任教授,曾任北大副校長、南亞研究所所長、中國史學會常務理事等職。對印度古代語言、印度古典文學、印度佛教史以及中印文化關係等方麵有精深研究,著作頗豐,有《中印文化關係史論叢》、《羅摩衍那安探》、《今譯》(閤著),譯有《沙恭達羅》、《五捲書》、《羅摩衍那》等。
七十多年的生命像一場春夢似地逝去瞭。這樣的夢並不總是像“春宵一刻值韆金”那樣輕靈美妙。有時候也難免有驚濤駭浪,龍蛇競舞的場麵。不管怎麼樣,我的生命像夢一般地逝去瞭。對於這些夢有沒有留戀之感呢?應該說是有的。人到瞭老年,往往喜愛迴憶往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我當然也不能成為例外。英國人常說什麼“往日的可愛的時肖”。實有會於我心。往日的時光,迴憶起來,確實感到美妙可愛。“當時隻道是尋常”,然而一經迴憶,卻往往覺得美妙無比,迴味無窮。我現在就經常陷入往事的迴憶中。
發表於2025-02-07
德國印象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通讀瞭整本書,居然隻在讀書筆記上摘抄瞭一句話。 細細品味,不是因為季羨林老先生的思想在書上體現不足,而是季羨林的先生的思想馳騁野外,我無法抓住。讀這本書的時候,我就覺得是聽一個老人在訴說年輕的故事,娓娓道來,而且故事是那麼動人,感情是那麼真切。而一旦感情...
評分這本書是07年的生日禮物,看到後麵的時候不禁淚下。雖然這隻是一位大師對於青年時期的一段迴憶,但是卻能夠讓我們感覺到,在一個時代麵前,個人是多麼渺小無力,完全沒有任何能力改變身上的枷鎖。那個時代予以的枷鎖割去的是迴憶,是對待第二故鄉的一切聯係。當多少年...
評分作者在德國的這十年主題是讀書,雖然也經曆瞭漂泊、戰爭甚至飢餓,但有書讀的日子,靜心讀書的日子,就是美妙的。 住在一個善良的德國老婦傢裏,每日早飯後躲進圖書館,中飯飯店解決,下午繼續讀書,晚上迴去房東已經留好晚飯。如此單純三點一綫的生活居然可以成為十年的...
評分此書對於初瞭解德國文化和曆史的人來說還是有幫助的,起碼是從一個中國人的角度來看二戰時期的德國以及德國文化和生活。內容讀起來很輕鬆,字體很大,我朋友說是給老人看的吧,嗬嗬。 但是語言方麵比較像流水賬,也許是經年後寫齣來的東西不是那麼富有感情瞭。也可能是像季老那...
評分在的這本書的時候難免被深深的悵惘、留戀之情包裹,忍不住要感同身受,心情跟著劇情時起時伏,時而欣慰,時而憧憬,時而哀嘆,和看韓劇其實是一個道理。但是,此書還原瞭一個有血有肉的青年季羨林,並從一個留學生的視角記錄瞭德國在二戰中的一個側麵,文字優美、感情真摯,不...
圖書標籤: 季羨林 德國 德國印象 隨筆 遊記 傳記 人文 大師們的精神世界
有點勵誌書的感覺 不過還真的覺得熱血沸騰
評分迴到那個時代
評分哥廷根的大學,那麼讓人嚮往,紛飛的戰火沒有打亂人的生活,大傢都還在努力著
評分平淡,清新。
評分季羨林真是令人仰慕的學者.
德國印象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