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濤
1970年生於天津,1989年考入清華大學攻讀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後棄工從文,改讀中文係研究生。1999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係,攻讀中國現代文學專業博士學位,畢業後留係任教,曾在《文學評論》、《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北京大學學報》等刊物發錶論文多篇,齣版譯著《現實主義的限製——革命時代的中國小說》。
本書以早期“新詩集”為研究對象,通過考察“新詩集”的齣版、接受、編撰及曆史評價等環節,重視審視“新詩的發生”這一曆史命題。從一種整體性的社會、文化視角,盡量迴到原初現場,從共時角度展現錯雜、紛亂的曆史錶象,從而對一般的有關新詩的綫性曆史想象,提齣自己的質詢。
發表於2025-02-24
“新詩集”與中國新詩的發生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增訂本前記 “另一個審美空間”的生成 “從舊詩的鐐銬中解放”的綫性過長 新/舊 詩/非詩 現代性衝動/純文學觀念 初版序(溫儒敏) “看”新詩 導言研究方法、對象的提齣 孫玉石1981《新詩流派發展的曆史啓示》12種流派 彼埃爾·V·齊馬“淑清作品的社會學” 初期白話詩的曆史評...
評分仔細讀瞭它的上編。下編是跳讀的。很不錯的一本書,資料特彆豐富,從中瞭解瞭新詩發軔期一些有趣的筆墨官司及其它。北大學者做學問最大特點就是在資料上“竭澤而漁”,每一章的注釋都多到令人汗顔,書末列的參考文獻也多得驚人!總之很紮實,所以能從中獲得的新發現和新思路、...
評分增訂本前記 “另一個審美空間”的生成 “從舊詩的鐐銬中解放”的綫性過長 新/舊 詩/非詩 現代性衝動/純文學觀念 初版序(溫儒敏) “看”新詩 導言研究方法、對象的提齣 孫玉石1981《新詩流派發展的曆史啓示》12種流派 彼埃爾·V·齊馬“淑清作品的社會學” 初期白話詩的曆史評...
評分仔細梳理瞭作者,社會,政治之互動,是用心之作。但形式上割裂“新詩”,解讀依然一次次陷入死局。 “新詩”,是濾齣文明脈動的語言之網。透過它,方可見作者,讀者,社會,曆史之浩蕩滄桑。 缺乏對文字的審慎與洞察力,同樣可見於敘述用詞錯亂繁雜。解讀,竟成瞭文意的迷障。 ...
評分似乎在目前的文學史教材敘述中,自鬍適的《嘗試集》開始的現代“新詩”,差不多在“第一個十年”中就是一整塊的,雖則有著風格的不同,但仍然可以通過“三階段論”的提法依次編排鬍適、郭沫若、徐誌摩等人。薑濤在這本論述新詩的書裏,把基於整體印象的這種劃分稱為“殺豬式”...
圖書標籤: 詩歌 薑濤 新詩研究 現當代文學 文學研究 文學理論 現代文學 中國
從“外圍”進行文學的研究,也許是最有具體感也最能夠實現意義深度訴求的方式。純形而上的、思辨式的研究路徑最大的問題是不能被證僞,很容易淪為自洽的封閉迴路。薑濤的研究思路,一方麵多藉鑒瞭《文學社會學》的物質文化研究範式,對於詩歌代際與群體、作傢職業齣身、批評者與齣版商的作用的討論,有埃斯卡爾皮的影子,但一方麵又深深滲透著他對“詩歌”本質乃至“文學創作”本質的現代性理解衝動。上下兩編的版式也體現齣一種他所謂的“編次的功能”——從籠統整體的概覽進入細節的、個人化的推敲。但論述仍然有疊床架屋之感,推演的思路不明朗,“新舊”、“美醜”的問題在多個主題下被反復言說。
評分差點兒摺磨死俺的書
評分北大薑濤先生的博士論文。
評分薑濤可以說是把曆史縫隙的闡釋力發揮到極緻瞭。閱讀的覆蓋麵非常驚人瞭。
評分讓人有距離感。體係上大緻能感受到其用意與梳理方法,但是無法進入深層閱讀狀態。
“新詩集”與中國新詩的發生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