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語堂(1895-1976),福建龍溪人,原名和樂,後改玉堂,又改語堂。1912年入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後在清華大學任教。1919年鞦赴美哈佛大學文學係。1922年獲文學碩士學位。同年轉赴德國入萊比锡大學,專攻語言學。1923年獲會性 博士學位後迴國,任北京大學教授、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教務長和英文係主任。1924年後為《語絲》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廈門大學任文學院長。1927年任外交部秘書。1932年主編《論語》半月刊。1934年創辦《人間世》,1935年創辦《宇宙風》,提倡“以自我為中心,以閑適為格調”的小品文。1935年後,在美國用英文寫《吾國與吾民》、《京華煙雲》、《風聲鶴唳》等文化著作和長篇小說。1944年曾一度迴國到重慶講學。1945年赴新加坡籌建南洋大學,任校長。1952年在美國與人創辦《天風》雜誌。1966年定居颱灣。1967年受聘為香港中文大學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舉為國際筆會副會長。1976年在香港逝世。
《蘇東坡傳》是林語堂最得意的作品,中國現代長篇傳記開標立範之作。
蘇東坡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個百姓的朋友、一個大文豪、大書法傢、創新的畫傢、造酒試驗傢、一個工程師、一個憎恨清教徒主義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傢、一個皇帝的秘書、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專唱反調的人。一個月夜徘徊者、一個詩人、一個小醜。但是這還不足以道齣蘇東坡的全部……蘇東坡比中國其他的詩人更具有多麵性天纔的豐富感、變化感和幽默感,智能優異,心靈卻像天真的小孩——這種混閤等於耶穌所謂蛇的智慧加上鴿子的溫文。
知道一個人,或不知道一個人,與他是否為同代人,沒有關係。主要的倒是對他是否有同情的瞭解。歸根結底,我們隻能知道自己真正瞭解的人,我們隻能完全瞭解我們真正喜歡的人。我認為我完全知道蘇東坡,因為我瞭解他。我瞭解他,是因為我喜歡他。
發表於2025-02-01
蘇東坡傳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書還沒看完,慢悠悠的翻著.林語堂這本書原是用英文寫的,張振玉譯筆還算不錯,但粗糙之處也隨處可見,比如捲一第一章處: 一天,蘇東坡寫信給朋友說:"我一生之至樂在執筆為文之時,心中錯綜復雜之情思,我筆皆可暢達之.我自謂人生之樂,未有過於此者也."這段文字殊為怪異...
評分書還沒看完,慢悠悠的翻著.林語堂這本書原是用英文寫的,張振玉譯筆還算不錯,但粗糙之處也隨處可見,比如捲一第一章處: 一天,蘇東坡寫信給朋友說:"我一生之至樂在執筆為文之時,心中錯綜復雜之情思,我筆皆可暢達之.我自謂人生之樂,未有過於此者也."這段文字殊為怪異...
評分“知道一個人,或是不知道一個人,與他是否為同時代與否,沒有關係。主要的倒是是否對他有同情的瞭解。歸根到底,我們隻能知道自己真正瞭解的人,我們隻能完全瞭解我們真正喜愛的人。”林語堂說著這番話徐徐道來瞭自己深愛著的蘇東坡。 從什麼時候開始對林語堂的《...
評分曾和一位男性友人討論過有關纔子纔女的話題。他對於“纔女”這個稱呼有很多的意見,我想大概是來源於他的生活。沒辦法,誰讓那麼多形形色色女子在他麵前自稱纔女呢?生生讓這個詞變味,稀釋瞭。當然,他是學工的,不論是在德國還是在中國,都是上的僧多粥少的工科大學。所以,...
圖書標籤: 林語堂 傳記 蘇東坡 蘇東坡傳 曆史 蘇軾 中國文學 文化
一個不可救藥的樂天派給另一個不可救藥的樂天派寫的傳記。
評分我要大贊張振玉老師
評分一個不可救藥的樂天派給另一個不可救藥的樂天派寫的傳記。
評分東坡一生在宦海沉浮中漂泊坎坷,卻不染縴塵,曠達超然不為身外事所睏,暢飲慟哭亦是真情真性。 然而世路無窮,勞生有限,人之一生究竟是該是怎樣去活?想吾等庸常人既無東坡纔能,知己又無東坡胸懷,苦悶更無可抒懷,虛夢也無路可走。沒有被先生的事激勵反而自憐起來。
評分若非極度喜愛蘇東坡,絕對看不完這本書。亂七八糟,並沒有還原給我們一個真實完整的蘇東坡,時間混亂,事件混亂,想起什麼故事隨時插進一筆,大筆墨鋪陳背景,全書五分之二不是在寫主角!奇怪怎麼會有這麼高的評分,蘇東坡好,並不代錶這本書好啊
蘇東坡傳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