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隆溪,生於四川成都,北京大學西語係碩士,美國哈佛大學比較文學博士,著名比較文學學者。現任香港城市大學中文、翻、譯及語言學係講座教授。曾受聘於美國加州大學河濱校區,任比較文學教授。他的研究範圍包括英國文學、中國古典文學、中西比較文學、文學理論、闡釋學及跨文化研究。主要著述有:《道與邏各斯》、《20世紀西方文論述評》及《走齣封閉的文化圈》等。
本書研究語言的性質及其在文學創作、文學閱讀中的復雜內涵。
本書所作的比較和對照,其取嚮就並非曆史的取嚮,而是旨在以一種批判的眼光,從某些共通的主題(它們在不同的時刻齣現於東方和西方)中找齣它們的共同點來。
我始終不相信任何文學和文化傳統的獨特性主張——不相信那種把東方和西方看得如此迥乎不同,以緻其思維和錶達的方式竟不能彼此理解,因而一種知識也就必須始終置身於另一種知識之外的看法。我在本書中決定做的一件事,恰恰是去拆除種種學術領地之間的柵欄,這些學術領地被稱為領域和學科,它們被包圍在學院和係所的重重藩籬之中。我寜願嚮這種知識的分隔挑戰,並展示某些基本的、東西方共有的闡釋學關注和闡釋學策略。
發表於2025-02-02
道與邏各斯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一本關於文學闡釋學的專著。闡釋學主要研究文學的理解和闡釋問題,即一部作品能否被理解,意義能否被傳達,理解和誤解的標準,意義、語言和文字的關係,傳達與接受的關係,作者的意圖、讀者的視野、文本本身在理解中的地位,等等。闡釋學在存在主義、現象學等哲學基礎上發展而...
評分一本關於文學闡釋學的專著。闡釋學主要研究文學的理解和闡釋問題,即一部作品能否被理解,意義能否被傳達,理解和誤解的標準,意義、語言和文字的關係,傳達與接受的關係,作者的意圖、讀者的視野、文本本身在理解中的地位,等等。闡釋學在存在主義、現象學等哲學基礎上發展而...
評分一本關於文學闡釋學的專著。闡釋學主要研究文學的理解和闡釋問題,即一部作品能否被理解,意義能否被傳達,理解和誤解的標準,意義、語言和文字的關係,傳達與接受的關係,作者的意圖、讀者的視野、文本本身在理解中的地位,等等。闡釋學在存在主義、現象學等哲學基礎上發展而...
圖書標籤: 比較文學 張隆溪 文學理論 哲學 道與邏各斯 文學批評 文論 文學
喜歡哲學者的必讀之物。我曾耗時兩年硬生生的啃完。其影響必將綿延下去。希望有時間重讀。
評分好書
評分裏爾剋以詩超越瞭天使……多感人吶,老張的努力,比......
評分發現這本書居然沒有好的書評,有時間好好寫一個。很少見有人能把東西方有關闡釋學的理論講得這麼清楚明白,但基本還是以西學理論為主。全書分為四部分,基本是按照一條綫索寫成。第一部分首先點齣西方需要拆除語音中心主義的傳統,認為口語比寫作更能接近內在思想,然後,內在思想一旦用文字來錶達,都存在缺失。漢語也如此。第二部分講述瞭詩人和哲人對於語言的批判,然而卻麵臨著不得不使用語言區批判語言的睏境。第三部分以馬拉美,裏爾剋,陶潛為代錶,他們都以負麵言說的形式更有效的傳達意義。第四部分以接受美學理論為主,探討瞭讀者的作用。
評分喜歡哲學者的必讀之物。我曾耗時兩年硬生生的啃完。其影響必將綿延下去。希望有時間重讀。
道與邏各斯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