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雅各布斯(1916-2006),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斯克兰顿,早年做过记者、速记员和自由撰稿人,1952年任《建筑论坛》助理编辑。在负责报道城市重建计划的过程中,她逐渐对传统的城市规划观念发生了怀疑,并由此写作了《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书。1968年迁居多伦多,此后她在有关发展的问题上扮演了积极的角色,并担任城市规划与居住政策改革的顾问。1974年成为加拿大公民。她的著作还有《城市经济学》(1969)、《分离主义的问题。(1980)、《城市与国家的财富》(1984)、《生存系统》(1993)。
发表于2025-04-26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纪念版)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这是去年写的一个书评。呵呵 城市规划:人人都有发言权 黄锫坚=文 “他们建这个地方的时候,没有人关心我们需要什么。他们推倒了我们的房子,将我们赶到这里,把我们的朋友赶到别的地方。在这儿我们没有一个喝咖啡、看报纸或借5美分的地方。没有人关心我们需要什么。但是那些...
评分我是外行乱入的……如果是专业学城市规划的请直接忽略这篇…… 得刚开始上网的时候,就有了在线社区。从QQ公共聊天室到可乐8,从Discuz搭建的论坛到Facebook,自从有了这个线上的虚拟世界之后,社区这个词就频繁的出现。 说起在线社区,脑子里最直观的是BBS,这是最容易理解...
评分摘自《北京规划建设》 作者:俞孔坚 城市到底是什么?城市的生命来自何处? 城市规划的目的是什么?是谁毁了我们的城市?怎样来挽救我们的城市活力? 简•雅各布斯以其鲜明的建设性的批判立场,于1961年发表了《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宣言般地提出了城市的本质...
评分再次感谢豆瓣,好像每次一提到读书就要先感谢豆瓣,事实上正是如此。豆瓣让我养成了看书的习惯,“思想之美”——我喜欢用这四个字来形容读书带给我的感受。而这本书《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无疑也是我非常感兴趣的一本书。 今天在图书大厦花费了一些时间找到了这本书,...
评分走出庭院之后 ——城市小区的兴起及新人际空间的形成 ■ varro 现代城市生活是在走出庭院之后开始的。这种生活正在日益把人们限定在一个个促狭的空间里——或许是有形的物理空间,比如办公室的格子间;或许是无形的心理空间,你看得出对面走来那个穿阿玛尼西服的男人,此...
图书标签: 城市规划 城市 社会学 建筑 美国 文化 社会 规划
自1961年出版以来,这本书即成为城市研究和城市规划领域的经典名作,对当时美国有关都市复兴和城市未来的争论产生了持久而深刻的影响。作者以纽约、芝加哥等美国大城市为例,深入考察了都市结构的基本元素以及它们在城市生活中发挥功能的方式,挑战了传统的城市规划理论,使我们对城市的复杂性和城市应有的发展取向加深了理解,也为评估城市的活力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
雅各布斯可以更絮絮叨叨一点。另外,最后一章竟然是科学哲学,什么鬼。
评分城市是有生命的。在雅各布的书中,你甚至可以听到它因规划错位而发出的痛苦的喘息声。
评分重读,不给五星是因为对翻译不满。1.对比传统城市规划理论就知道作者的观点几乎是现有城规知识体系的一次颠覆,某种程度上可以视其为对《雅典宪章》的另类解读,霍华德的田园理论不适用,芒福德不接地气,柯布西耶也太短视,对局部区域人口规模的限制?笑话;2.喜欢这本书的原因——作者的理念里融合了不少东方哲学式的思考,如无为之治,如天下大同;而她所倡导的城市规划工作执行理念也与我一直以来的思考不谋而合——看够了太多所谓的精英决策,领导一纸令下所有技术人员不得不从的尴尬,规划成为鬼话——规划人员应当走到街道中去,看看实际发生的问题,而非屈从权威为人背书;3.最后第四部分提出的建议在现在看来仍属超前,让我感受到城规理论的更新换血甚至已经是全人类发展理念更迭层面的问题,任重道远。希望以后有机会读原版。
评分雅各布斯可以更絮絮叨叨一点。另外,最后一章竟然是科学哲学,什么鬼。
评分之前还为这本书写了一篇读书报告。雅各布斯真的是完全影响了我对于城市生活和城市规划的态度和想法。其实只要问一个问题就好:城市是为了谁而建的?是为了某个喜欢鸟瞰人类世界的神灵,还是为了居住在城市中的居民?如果我们无法理解这个问题,那么中国的城市只能是在建造而永远不可能发展,城镇化也只不过变成了某种模式的复制而已。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纪念版)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