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文•学术•文学理论:从柏拉图到德里达(第2版)》从一个中国学人的视角,系统描述了从古希腊到20世纪后期西方文学批评的演变轨迹,深入辨析各种文学理论和批评方法问题。在把握时代主潮、追溯理论源流的同时。尤对八十多位重要批评家作了细致的个案分析,使宏观研究建立在微观研究的坚实基础上。
这两周读的书是杨冬老师所著《文学理论:从柏拉图到德里达》。在这本时间跨度长达数千年的普及型读物中,我同作者一道树立了西方的各家文论,文史上的这些big name,或初次邂逅,或再次相遇。最大的安慰莫过于,以后再碰见一个理论,知道了祖师爷是谁,我又该去找哪位...
评分这两周读的书是杨冬老师所著《文学理论:从柏拉图到德里达》。在这本时间跨度长达数千年的普及型读物中,我同作者一道树立了西方的各家文论,文史上的这些big name,或初次邂逅,或再次相遇。最大的安慰莫过于,以后再碰见一个理论,知道了祖师爷是谁,我又该去找哪位...
评分 评分 评分相比其他文论书籍,它既不把文论史与文学史、哲学史、思想史、社会史等混为一谈,也有自己鲜明的评价标准。大陆许多文论类教材,要不就是材料的堆叠,要不就是简单粗暴地评价好坏,这是我所看到的唯一一本写得比较好的。 不过这本书的大多数观点,都是韦勒克观点的转述,而且对...
买这本
评分优点:由于执笔是一人贯之,读起来非常流畅。缺点:每一个作家浮光掠影的点到为止,不管重点非重点介绍得都太简单了。以至于读起来没有一点难点。中世纪依旧一笔带过,古典主义两座大山也少了一座康德。初级入门吧。
评分匆匆撸了一遍,建立了一个文学批评史的框架。
评分本来也不是说本书写得有多好,尤其是有韦勒克这种神级人物在前。但是,给同行一衬托立马就高大了许多。作者不但是一个人完成的,而且从头到尾基本上都用的是一手材料(虽然是汉译和英译)。因为我同时参考了好几家中国人的文论史、美学史,发现原来中国人不但喜欢一堆人合作编写文论史,而且即便如此还大量使用各种古老的材料汇编,明明可以自己找到原始材料的译文却不肯用。
评分搭建框架,引导知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