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NNAH ARENDT was born in Hanover, Germany, in 1906, fled to Paris in 1933, and came to the United States after the outbreak of World War II. She was the editorial director of Schocken Books from 1946 to 1948. She taught at Berkeley, Princet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and The New School for Social Research. Among her other books are The Human Condition, On Revolution, and The Life of the Mind. She died in 1975.
发表于2025-02-05
On Revolution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对照着英文看,主要是为了提高阅读的效率。但是书里影响到理解的错漏还是挺多的,就从今天不定期稍稍注释修改一下吧。 页码一为英文书,二为中文书。 一为英文原文,二为译文。 281,264 'Not to be born prevails over all meaning uttered in words; by far the second-best ...
评分1、有关暴力、自由、解放、革命的辨析:暴力是解放和革命的共同点;解放是为了免于压制,革命则要在解放后构建新政体、追求自由。 2、对马克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批判:容易导向“生命是最大的善”的结论;作为马克思主义者的列宁对十月革命的解读:“电气化加苏维埃”...
评分“反革命”有两层意思:一是反对革命,压制革命,用英文表示就是“anti-revolution”;再就是“反方向的革命”,即所谓的“counter-revolution”。 “反方向的革命”也是革命,或理解为革命精神的体现。 于是就涉及到“革命”的方向性,以及这一方向性的正确...
评分对照着英文看,主要是为了提高阅读的效率。但是书里影响到理解的错漏还是挺多的,就从今天不定期稍稍注释修改一下吧。 页码一为英文书,二为中文书。 一为英文原文,二为译文。 281,264 'Not to be born prevails over all meaning uttered in words; by far the second-best ...
评分论革命 汉娜·阿伦特,陈周旺 译,译林出版社,2011年2月版。 在政治上,这种新的、典型的现代哲学的谬误,就相对简单了。它在于不是根据行动者和当局者,而是从袖手旁观的局外人立场出发来描述和理解整个人类行动的领域。但是这种谬误由于其内在的一些真理性而相对难以觉察。...
图书标签: 汉娜·阿伦特 政治哲学 HannahArendt 政治学 革命 阿伦特 Philosophy 哲学
Tracing the gradual evolution of revolutions since the American and French examples, Arendt predicts the chang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war and revolution and the crucial role such combustive movements will play in the futur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两个月前读完,称的上经典,但阿伦特自己的政治哲学影响了她对革命的看法,这点不知道是否影响本书的历史评价。
评分以美法革命对照为主线,金句层现迭出,然阿氏整体思路若无【人的境况】等前期阅读为铺垫仍难准确把握。【中译对读,陈氏翻译在此类著作中绝对为上乘,可惜最后一段之误译,几乎颠覆前文所积之好感】
评分这本没什么感觉
评分条理明晰,字字珠玑,这冷静的康德式推断需要多大勇气才在当年写得出来。一些断言有可以反驳的空间,但绝不影响这位老太太的思想深度。去年的黄马甲、HK、19版《小丑》上映,到今天的post-colonial studies被尊为新时髦;阿伦特告诉我们,慢一点,以史为镜,三思而后行。
评分条理明晰,字字珠玑,这冷静的康德式推断需要多大勇气才在当年写得出来。一些断言有可以反驳的空间,但绝不影响这位老太太的思想深度。去年的黄马甲、HK、19版《小丑》上映,到今天的post-colonial studies被尊为新时髦;阿伦特告诉我们,慢一点,以史为镜,三思而后行。
On Revolution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