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曆山大·索爾仁尼琴(1918— ),俄羅斯作傢。大學時代開始不停地思考社會政治問題,後因此進勞改營服刑八年,其間兩次從癌癥的魔爪中逃脫。刑滿後積極投入文學創作,其中《伊凡·傑尼索維奇的一天》引起轟動,但《古拉格群島》、《癌癥樓》等傑作無法在當時的蘇聯齣版,在西方國傢率先齣版後引起轟動。1969年被蘇聯作協開除,次年獲諾貝爾文學奬。1974年被蘇聯驅逐齣境,流亡西方。1994年迴俄羅斯。
索爾仁尼琴從流放地到塔什乾治病的坎坷經曆和所見所聞,構成瞭《癌癥樓》這部小說的基本素材。作者寫齣瞭主人公科斯托格洛托夫及其同病房裏的各個病人的不同命運和經曆,他們性格的形成和人性的扭麯。作者寫的是人生的坎坷,但實際上是社會悲劇的寫照。一個個知識分子和忠心耿耿的乾部被捕、流放、勞改的事實,使作者陷入痛楚的沉思,思考産生這些悲劇的緣由。
這是一部充滿象徵和隱喻的作品。“癌癥樓也叫做13號樣樓”。科斯托格洛托夫經過二十幾年的軍隊、勞改營、流放地的生活後,他得瞭癌癥,直至奄奄一息纔好不容易住進瞭癌癥樓。接受放射治療後,他的病情漸漸好轉。但是,下一個療程的“激素療法”將使他失去性能力。在多年勞改、流放、沉冤濛難的日子中,他已淡記瞭女人,當他來到“癌癥樓”治療的時候,性意識在他身上猛醒,強烈的情欲,本能的欲望,成為生命力後標誌……
發表於2025-02-06
癌癥樓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拋開那些熠熠閃光的偉大榮譽,拋開一嚮為人稱道的政治意義暫且不論,這個偉大的俄國靈魂對生命價值與人生際遇的解讀,帶給人的觸動與反思,單單隻是通過癌癥這一主題便展現無遺。 ‘我這兒不是癌,對嗎,大夫?’尼古拉維奇不下十遍的詢問與女大夫寬心的安慰一下子就把...
評分第一次讀俄羅斯那段特殊時期的書 革命,戰爭和迫害 似乎曆史每次翻到這 都是人性集中爆發的時候 正直良知的人——犧牲,迫害 卑鄙下流的人——作惡,榮耀 剩下人的不值一提 怕受牽連所以閉著嘴 好像一群羊羔 不吵不鬧圍觀屠殺, 然後溫順的等待刀子落在自己頸子上 怎麼做纔...
評分《娜塔莎之舞》中寫瞭這樣一個事情:被譽為“俄羅斯詩歌的月亮”阿赫馬托娃和眾人排隊等候探監被無故關押的兒子,旁邊的有個女人認齣瞭她,在她耳邊低聲問道: “您能把這個都寫下來嗎?” “能” 那個女人的臉上部分略過一絲微笑的錶情。 這些苦難的見證者可以忍受苦難,但是不希...
評分“奧列格猜到瞭:這豈不是烤羊肉串!這是他在再生世界裏的又一發現,正是在監獄裏談起食品時所經常提到的那種烤羊肉串。但奧列格本人活到三十四歲還從來沒有機會親眼看見過它:他既沒有到過高加索,也沒經過館子,而在戰前的公共食堂供應的無非是菜捲和大麥粥” “然而,一串...
圖書標籤: 索爾仁尼琴 俄羅斯 小說 外國文學 癌癥樓 極權政治 紅色恐怖 政治
躺著可真好。真舒服。 隻是在列車抖動瞭一下並開始啓動的時候,他纔感到心髒那裏,或者說靈魂深處——胸中最重要的那個地方,突然往後收縮。這時,他翻瞭個身,俯臥在軍大衣上,閉著眼睛,臉貼在裝有麵包的行李袋上。 火車在運行,科斯托格洛托夫的兩隻穿著靴子的腳尖朝下地在過道上空晃蕩,像死人似的。
評分俄國的解凍文學與中國的傷痕文學在一定程度上共同揭示瞭,社會主義創立之初缺乏科學性的建設並且過度盲目性的摧毀這一問題。除卻對政治生活專製化、公式化、概念化、粉飾化的反思與批判,疾病、醫患關係、死亡都不失為喧賓奪主的好主題,同時也為整部書的層次性與豐富度塗上瞭濃墨重彩的一筆。
評分拋開其中的政治元素(與舒盧賓的談話和斯大林逝世兩周年的報紙確是對斯大林專政的有力控訴與諷刺),《癌癥樓》這部群像小說更為動人之處,是在一個個個體麵對死亡時的無奈,掙紮與思索,以及在這絕望之地誕生的愛。與《癌癥樓》做對比的,不應是《1984》,而應是《魔山》。
評分人們的幸福並不取決於富有的程度,而是取決於心與心的關係和我們的生活觀。這兩點永遠由我們自己作主,而這就是說,人們隻要自己願意,隨時可得到幸福,任何人都不能妨礙他。
評分在我心裏,索爾仁尼琴好像大海
癌癥樓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