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富蘆花(1868-1927),明治、大正時期小說傢。齣身熊本縣,本名健次郎,為德富蘇峰(1863-1957)之弟。蘆花曾加入兄長蘇峰創辦的民友社,和兄長一起共事過。不過,長久以來,兄長在世人麵前的齣色錶現一直使他感到自卑而苦惱,直到明治三十一年(1898)纔以小說《不如歸》在文壇確立獨特的地位。明治三十四年(1901)他以社會小說《黑潮》和兄長蘇峰斷絕兄弟關係。蘆花的言行雖稍過激烈,但因受俄國小說傢兼思想傢托爾斯泰(Lev Nikolaevich Tolstoi, 1828-1910)的影響,使他始終立於基督教人道主義的立場。之後,他在粕榖(東京世田榖區)過著田園式的半農生活,以「生活即藝術」的文學為目標,而撰成主觀且富濃厚宗教色彩的作品。蘆花本人的姓,采用的是「冨」字,而非「富」字。蘆花作品有隨筆集《自然與人生》與《新春》、小說《不如歸》、自傳小說《富士》與《迴憶錄》等書。
《不如歸》,為明治、大正時期小說傢德富健次郎(1868-1927)的成名作。小說的內容,主要在描寫甲午戰爭時,遭受封建傢庭阻礙以及結核病所苦的浪子與丈夫川島武男之間哀淒無限的故事。浪子要麵對蠻橫的繼母、不和的婆婆,最終在武男齣戰之時,被婆傢趕齣門。《不如歸》取材自大山嚴(1842-1916)元帥的女兒信子的悲傷故事,於明治三十一、三十二年(1898、1899)在《國民新聞》上連載。當時這部小說引起空前的迴響,使健次郎的文名扶搖直上。這部極為知名的小說,後來也成為眾多戲劇、電影的原作,今日仍為大眾所喜愛,與《金色夜叉》並稱為明治第一暢銷書。
發表於2025-02-02
不如歸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忘瞭在那門課堂上聽來的一句話,“翻譯傢難道都是外文極好的嗎?不,其實他們是中文功底極深。” 在讀《不如歸》的時候,常常就在一些段落中感受到譯者豐子愷的翻譯功力。摘錄以下幾句。 “怎麼纔能報仇?怎樣纔能發現可以使片岡,川島兩傢化作微塵的地雷火坑,而自己務須站...
評分 評分德富蘆花(1868-1927)的《不如歸》在我燈下,這本豐子愷翻譯的著作是德富蘆花的成名之作。 本書取材於明治時代大山嚴(或“岩”)(1842-1916)元帥的女兒信子的悲傷故事,於明治三十一、三十二年(1898、1899)在日本《國民新聞》上連載。當時這部小說曾引起空前的迴響,使...
評分 評分不如歸——不知道原本是怎麼樣的書名,可這中文的書名取的真好。遙遙相望,若若相守,不如歸。 其實很少看日本作傢的書,總覺讀起來略顯冷清,雖有種淒美的質感,可看著卻體會到孤寂,因此也很難吸引到我。可這《不如歸》實在太適閤閱讀,寥寥數語就被平實簡單的文字捲瞭進去...
圖書標籤: 林紓 日本 小說 林譯小說叢書 舊書 商務印書館 日本文學 德富健次郎
佩服死林琴南瞭 第一次感覺看譯作比原作吃力……
評分文言彆有滋味!好多生字。待與豐譯對看。
評分林琴南彆有一番情緻。
評分(雖屬情恨,結穴仍說國憂,足見日本人之愛國)
評分林紓的翻譯真的是。。。服瞭服瞭
不如歸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