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istotle

Aristotle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作 者

Jonathan Barnes 日内瓦大学古代哲学教授。著有《前苏格拉底哲学家》、《早期希腊哲学》等,编有《亚里士多德全集:牛津英译修订版》、《剑桥亚里士多德指南》、《亚里士多德的〈后分析篇〉》、《怀疑主义概述》等。

序言作者

顾 肃 知名学者,南京大学哲学与法学教授,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曾任哈佛大学法学院人文学者,伦敦经济学院、墨尔本大学等校高级访问学者。致力于西方政治法律哲学、道德哲学、欧洲哲学史等领域的研究。代表著作包括《自由主义基本理念》、《理想国以后》、《罗尔斯:正义与自由的求索》、《西方政治法律思想史》等。

出版者:Oxford University Press
作者:Jonathan Barnes
出品人:
页数:176
译者:
出版时间:2001-1-18
价格:USD 11.95
装帧:Paperback
isbn号码:9780192854087
丛书系列:Very Short Introductions
图书标签:
  • 哲学 
  • VSI 
  • 亚里士多德 
  • 牛津通识读本 
  • Aristotle 
  • 英文原版 
  • 英文 
  • 牛津通识 
  •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本本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The influence of Aristotle, the prince of philosophers, on the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the West is second to none. In this book Jonathan Barnes examines Aristotle's scientific researches, his discoveries in logic and his metaphysical theories, his work in psychology and in ethics and politics, and his ideas about art and poetry, placing his teachings in their historical context.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序言 一直到今天,西方伦理学中关于德性的学说,特别是近年社群主义者关于恢复和追寻德性的论述,也以“回到亚里士多德”为主旨,由此足见亚里士多德思想的远见和深远影响。 第一章 其人其著 尽管一些专题论述的结构由亚里士多德自己确定,其他的论述却很明显地是由后来的编辑...  

评分

文/吴情 西方哲学界有句流传甚久的俗语:全部西方哲学,只不过是对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注解。这句话在从业人员看来虽有些夸大,但至少表明了一点: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在哲学光谱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我们至今仍以这种或那种方式与他们对话。然而,亚里士多德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  

评分

“一个人,不是天生的柏拉图主义者,就是亚里士多德主义者。”(施莱格尔语)此话流传甚广,显见二元划分的思维窠臼,但它的流行也正说明很多问题,比如两人的至高地位,以及两人思想的尖锐对立,正像光谱两极,后世人的思维、价值、面貌气质,多能在这张图谱中找到位置——柏...  

评分

這本書是配合著另一本書《The Beginnings of Western Science》一起看的,主要是對亞里士多德的思想做一個補充。從内容的安排上來看,確實對於The Beginning一書中的内容是一個很好的補充,在對亞里士多德的宇宙學,實在論,變化,四因說,以及經驗論方面都有很不錯的補充,並...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introduction来说尚可,全面介绍了下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与观念,虽说只是蜻蜓点水般地掠过,但限于篇幅实在不能要求更多。

评分

亚里士多德真是个全才!这本小小的同时读本介绍了他在哲学、科学、逻辑学等方面的诸多造诣。有时候一想到古人在技术条件那么简陋的年代都能做出这么多学问,就深感愧疚,觉得自己是在愧对这么好的外部条件。

评分

“虽然大家觉得亚亚的理论很扯,但其实呢,仔细想想也不是那么扯啦~”

评分

诚恳地讲述了Aristotle as a zoological researcher, collecter of facts and info, and philosopher. Interesting to read!

评分

Clear and fluent enough. Impressively, Barnes tended to identify A. first as a fact-collector/observer rather than an abstract thinker, who believed that any theory/knowledge comes from perception (though Barnes admitted A. as a systematic philosopher while failing to examin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world completely).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