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英时(1930-),安徽潜山人。香港新亚书院第一届毕业生,美国哈佛大学历史学博士。曾任哈佛大学中国史教授、耶鲁大学历史讲座教授、康奈尔大学第一任胡适讲座访问教授、现为普林斯顿大学讲座教授。1973年-1975年出任香港新亚书院校长兼中文大学副校长。2006年获美国国会图书馆颁授的克鲁格人文与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Kluge Prize rewards lifetime achievement).中英文著作数十种。
发表于2025-01-22
士与中国文化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前两天Laputa君说这本书分析得很精彩,但是总是让人觉得有点怪,大概是因为在用西方的理论解释中国古代的东西。 桃子毛君说现在P大中文系的古代文学研究并不像西方汉学那样注重理论,而就是在研究文学史。 我则想起了列文森君在《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里写道,当经书仍然是...
评分(忘了大几了。) 《古代知识阶层的兴起与发展》 士为低等贵族,贵族和平民的交接点;封建秩序解体(贵族之后因灭国、政争失败等原因降为士、庶,庶民因战功等上升为士人),士人阶层壮大;春秋晚期四民社会成立,士人由最低等贵族变为最高级庶民;士人原在封建秩序中有固定职...
评分在当代社会,中国人的信仰缺失问题被过多讨论。但对中国社会而言,信仰缺失本身却是一个伪命题。所谓信仰缺失,毋宁说是一种人类基本价值取向的缺失与模糊。 对基本价值的维护与推动,在宗教改革以降的西方社会体现为一种清教徒式的宗教使命感。由于近代以来西方基督教文明在世...
评分(忘了大几了。) 《古代知识阶层的兴起与发展》 士为低等贵族,贵族和平民的交接点;封建秩序解体(贵族之后因灭国、政争失败等原因降为士、庶,庶民因战功等上升为士人),士人阶层壮大;春秋晚期四民社会成立,士人由最低等贵族变为最高级庶民;士人原在封建秩序中有固定职...
评分《序》 中国古代之士,大致相当于今日之“知识分子”。士的“中心任务”:文化和思想的传承与创新。 本书企图观察和呈现的是:士作为一个社会阶层的精神风貌。写作手法上是史学专题的研究。 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相比较,使中国文化在各方面都表现出独特的形态,本书便是通过“士...
图书标签: 余英时 历史 文化 思想史 文化史 知识分子 学术专著 中国
《士与中国文化》由余英时著,是文史哲学生的必读书,是研究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士”的经典书。本书采用专题研究的方式展示“士”在中国文化史上的特殊地位。作者的基本观点是把“士”看作中国文化传统中的一个相对的“未定项”——即承认“士”有社会属性但并非完全不能超越者。作者认为:“中国文化之所以能一再地超越自己的限制,则正是凭借着此一“未定项”。本书在修订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宋代士大夫的政治文化概论”、“士商互动与儒学转向”、曾国藩与“士大夫之学”、“中国知识人之史的考察”四篇论文。
记得16年本科课堂上听G师讲《士与中国文化》乃是学习中国伦理学的必读书。那时不明就里,谁承想一拖便是四年后才翻阅此书。人能弘道,士志于道,如此而已。
评分记得16年本科课堂上听G师讲《士与中国文化》乃是学习中国伦理学的必读书。那时不明就里,谁承想一拖便是四年后才翻阅此书。人能弘道,士志于道,如此而已。
评分1.钱穆认为中国历史不断、未来振兴的重要因素就是士大夫精神,学生对这个问题进行挖掘展开,体现着学问的延续性和钉钉子精神。2.业余的我,谈论问题往往都是泛泛而谈,不管证据的,作者要翻史册、搞分析,最主要是辨析真假,需要博学和判断力,为了减少以后历史学家的负担,那些会进入历史的人还是尽量少说点假话,当然只能是尽量。3.读下来,知识阶层的产生、演变都受制于大环境和历史背景,时至今日更是如此,对很多事情我觉得不用怀古忧天。4.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一直说礼教吃人,其实分两头说,对于“士”要存天理灭人欲、反求诸己,对于民要先富后教、经济是基础。5.曾国藩的读书原则,生书必须快读以求广博,旧书必须熟读以求约取;闲暇的时候温故阅新交互进行,忙乱的时候温旧书为常。
评分繼續啃
评分用近半年时间终于将此书啃完。对于对古典经史子集不熟悉的人来说,这确实是一部烧脑的大部头。但读过之后,确实很有收获。俨然是一部中国思想史,虽然局限在士这一阶层,也能代表了中国文化的大部分。
士与中国文化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