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海贝勒(Thomas Heberer),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德国杜伊斯堡—爱森大学政治科学与东亚研究资深教授。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研究中国问题,并曾于70年代末在中国工作,先后围绕个体经济部门、农村城市化、私人企业家、知识分子在决策中的作用、少数民族企业家、城乡居民政治参与、环境治理、地方官员、政府与私人企业家关系等问题在中国进行实地调查,并用德语、英语、汉语发表了40多部著作。他还是包括《中国季刊》在内的多种国际学术期刊的编委。
舒耕德(Gunter Schubert),德国图宾根大学大中华与韩国研究系教授,欧洲当代台湾研究中心(ERCCT)创建人和主任。他曾经在海德堡跨学科研究所(FESt)担任高级研究员、海德堡大学政治学所担任副教授。他专长于中国地方治理改革、政府与私人企业家关系、台湾内部政治、两岸关系、中国的民族主义、民族认同以及合法性等问题研究。
杨雪冬,中央编译局世界发展战略研究部研究员,副主任,“全球治理与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第十届全国青联委员,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访问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地方政府与地方治理、西方社会政治理论、全球化与全球问题。发表过近百篇文章,出版近十部著作。
发表于2024-11-04
“主动的”地方政治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图书标签: 政治学 中国政治 海外中国研究 地方政治 政治社会学 社会学 当代中国 地方政府
作为中国官员队伍的主体,省以下各级官员,尤其是县乡官员,不仅是国家法律政策的具体执行者和解释者,也是其所生活区域中具有很大影响的群体,是地方政治能动性的具体实现者。这部文集从地方官员与制度互动的视角,探讨了地方官员作为一个群体的行为特征,他们如何受制度的塑造,又是如何影响制度的运行。
本文集是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与德国杜伊斯堡大学东亚研究所、图宾根大学大中华研究中心2008年以来进行合作研究的成果。作者分别来自德国、中国(包括香港)、美国和澳大利亚,对于中国地方政治进行过长期的田野调查和实证研究。文章类型在主题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从现有制度视角来讨论制度是如何影响地方官员行为的;另一类是从地方官员视角来分析如何应对制度的激励和约束的。讨论的都是地方官员与制度的互动关系。
借阅于人大图书馆,12年以前的调研。
评分中外学者合作的产物,里面有几篇文章很值得一读。例如郁建兴、高翔的《地方发展型政府的行为逻辑及制度基础》一文的研究深刻的指出:由于横向问责机制的不健全,纵向问责机制存在显著的局限性,地方政府缺乏外在约束,行为自主空间不断扩大,形成了”问责有限的分权“,使得财政收益最大化逐渐居于支配地位,最终地方政府的选择性的职能履行,形成了发展型政府。文章所选择的两个案例与文章的解释逻辑扣合得十分紧密,足以令人惊叹。无论案例一”浙江省湖州市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基金运作压力下的公民权的扩展“,还是案例二”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城市化和土地财政的双重诱因“,均印证了前述的分析逻辑,即地方政府基于自利才推行这些政策。至于这些政策的正面效应不过是副产品罢了。
评分有些翻译诘屈聱牙,让人不忍卒读
评分有些翻译诘屈聱牙,让人不忍卒读
评分有些翻译诘屈聱牙,让人不忍卒读
“主动的”地方政治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