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菊池秀明 1961年生于日本神奈川县。就读于早稻田大学第一文学部、东京大学大学院,文学博士。曾任中部大学国际关系学部讲师、助理教授、国际基督教大学副教授,现任国际基督教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史。重视田野调查,并广泛收集各领域文献,主要著作有:《广西移民社会与太平天国(正文篇、史料篇)》(风响社)、《太平天国与历史学——客家民族主义的背景》(《岩波讲座•世界历史 20 亚洲的“近代”》,岩波书店)、《从太平天国看异文化接受》(世界史手册65,山川出版社)。
【译者简介】马晓娟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著有《中日友好合作三十年 文化教育与民间交流卷》(合著)、《明治时期的日本陆军大学述论》等。
本书是日本讲谈社“中国历史”系列“清末 中华民国”一卷。
《中国的历史》为日本讲谈社百周年献礼之作,是日本历史学家写给大众的中国通史读本。丛书自上古到近代,内容涵盖量大,撰述者均为日本该领域的代表性学者,作品大多构思巧妙,写法轻松,观点新颖,富于洞见,但同时又吸取了近些年来的诸多学术成果,利用了最新出土的史料,是一套可读性与严肃性兼备的重磅历史佳作。
本卷作者将19世纪中叶到1936年为止作为一个时代进行叙述,把此阶段的历史归结为“复兴中华的尝试”。作者指出,中国存在地方文化的差异与联系,尝试“以南方边地吹来的新时代之风的视角”来重新认识这一时代。他认为,洪秀全、孙中山以及后继者蒋介石等本书中的出场人物,皆以南方边地为出发点,后来北伐作战。从南方农村根据地兴起的毛泽东的边区革命也是朝着黄土高原的延安一路撒下了新时代的种子。虽然全书基本上还是以政治史的叙述为主要线索,但作者仍注意到对文化予以特别的关注,用较多的笔墨描写了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为我们理解中国近代史提供了一个新的读本。
读完了十卷本的日本讲谈社《中国的历史》,虽说略遗憾不能读完后续的两本,但是读完之后还是感触良多。这套书算的上是很不错的一套通史读物,让我吃惊的是日本学者对于中国历史都可以写出这样的作品,我们自己国家的历史我们竟然写不出这样的作品。更不用说我们对于外国历史的...
评分读完了十卷本的日本讲谈社《中国的历史》,虽说略遗憾不能读完后续的两本,但是读完之后还是感触良多。这套书算的上是很不错的一套通史读物,让我吃惊的是日本学者对于中国历史都可以写出这样的作品,我们自己国家的历史我们竟然写不出这样的作品。更不用说我们对于外国历史的...
评分读完了十卷本的日本讲谈社《中国的历史》,虽说略遗憾不能读完后续的两本,但是读完之后还是感触良多。这套书算的上是很不错的一套通史读物,让我吃惊的是日本学者对于中国历史都可以写出这样的作品,我们自己国家的历史我们竟然写不出这样的作品。更不用说我们对于外国历史的...
评分個人覺得有幾個特色: 一、“南來之風”的敘述線索,雖非完備,確有新意; 二、詳析中日互動,不少史事是之前我所未見; 三、注意到政治背後的社會因素,如對太平天國的介紹; 四、愛用類比,提出一些歷史的相似性,如中國的專制陰影; 五、穿插了一些個人敘事,如魯迅的命運。...
评分1. 书里看到两段蔡元培的历史。 一段是已经熟知的,1932年,蔡元培与孙中山的遗孀宋庆龄等结成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反对蒋介石的独裁统治。 另一段则是他的黑历史,1927年3月,蔡元培在中央监察委员会上批判共产党的过激行为,其结果是为国民党发动四一二政变做了准备。4月15日...
通俗的教科书,不要有太高期待。 很多时候都把日本作为暗中的参照物, 有的观点还挺新鲜,比如认为中国人个性强不易团结是受科举制的影响。
评分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的论著,要想写出新意,非常之难,而对于一本通史性著作来说尤为如此。本书在中日关系演化、鲁迅与日本的关系,以及台湾在近代以来的变迁上着墨不少,这几块内容写得颇有新意;但就整体而言,新材料和新观点还是太少。作为一本中学历史教科书有余,但作为兼具学术性和大众性的通史著作,尚难称优秀。
评分观点比较平衡,可以了解近代很多事件日本方面的材料和看法。
评分千万别买,故事集一本
评分关于蔡元培的段落和近代历史上发挥作者用的日本人相关部分印象较深,比较简略,可以做普及读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