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海斯勒(Peter Hessler),中文名何伟,曾任《纽约客》驻北京记者,以及《国家地理》杂志等媒体的撰稿人。
他成长于美国密苏里州的哥伦比亚市,在普林斯顿主修英文和写作,并取得牛津大学英语文学硕士学位。海斯勒曾自助旅游欧洲三十国,毕业后更从布拉格出发,由水陆两路横越俄国、中国到泰国,跑完半个地球,也由此开启了他的旅游文学写作之路。
海斯勒散见于各大杂志的旅游文学作品,数度获得美国最佳旅游写作奖。他的中国纪实三部曲中,《江城》一经推出即获得“Kiriyama环太平洋图书奖”,《甲骨文》则荣获《时代周刊》年度最佳亚洲图书等殊荣。海斯勒本人亦被《华尔街日报》赞为“关注现代中国的最具思想性的西方作家之一”。
发表于2025-01-27
奇石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6月14日给何伟发去一封电邮,列了10个问题,3天后就收到回邮,答得极认真,让我有点意外。花了很多功夫把英文翻成中文,贴在这里是想让更多读者看到和交流。 1、问:首先想知道,您现在正在埃及吗?从观察中国到观察埃及,您的感觉有什么变化?有哪些经历是您预料到的...
评分 评分 评分《奇石》是何伟(彼得·海斯勒)为《纽约客》所写报道的合集,我偏爱《胡同情缘》、《徒步长城》、《新城姑娘》、《四重奏》、《离乡回乡》、《主队》、《汽车城》、《中国巴比松》等篇。虽出版在后,此书内容却是他的“中国纪实三部曲”的母体。如果将中国比作冰山,这些文章...
评分有一种渴望叫认同 ——读彼得·海斯勒的《奇石: 来自东西方的报道》 █禾刀 先说点题外话。虽然这只是一部作品合辑,但对于中国读者而言,如果剔除那几篇无关中国主题的章节,兴许更能从中品味到别有的韵味。 中文名“何伟”的彼得·海斯勒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审视...
图书标签: 纪实 彼得·海勒斯 何伟 中国 随笔 社会 当代中国 社会学
如果你不认识何伟,就请从这本《奇石》开始。
如果你已经读过《江城》、《寻路中国》,甚至是《甲骨文》,那么,更不应该错过何伟的这颗“奇石”。
一个作家的笔,要如何赶上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
从2000到2012,3个国家,12个家,24个故事。
终于,在何伟的笔下,你不仅能读到奇形怪状的中国。
徒步长城,甲骨冰冷。从江城到新城,当年的艾米莉,已然成了大姑娘。
美国的西部,日本的黑道,尼泊尔的和平队,埃及的清真寺。
十二年来,何伟用心记录的,不止是中国。
读起来虽然不像《江城》和《寻路中国》那么带感,但是它是之前故事的一些延续,包括世界观的延续,隔着长长的岁月回望,何伟对中国的认识带着一些心有灵犀的“你懂的”,读完了之后,还能牵扯你的思想很久很久。
评分何伟的书都太像了,看到这本,已开始审美疲劳了。
评分休憩45th,已经不需要在何伟身上浪费时间了,他自己也已经无法在中国身上看出更多,于是他去了埃及。这本书中再也没有江城中那种一种完全崭新的眼光目睹我们身边熟悉一切从而产生全新理解的高价值东西,,大多数文章与南方周末或是人物周刊随意一篇报道的题材写法深度完全相同,更要命的是,起码一百多页是寻路中国与甲骨文中的旧文章,老相好,譬如租车,魏子淇,捉贼打断手指等,刨去这些,就只剩下一些零零散散,散布在各国的所见所闻。与其说是江城、寻路中国一样有着内在脉络与精髓的见闻集,不如说只是想到哪写到哪的中篇随笔集,乘兴而读,败兴而归,浮皮潦草只值两星,看在何伟作品风风雨雨陪我走过这几年,感情分一星
评分这本书就像白开水,读起来没什么味道。彼得海斯勒观察生活很细致,但是他的经历还不足以一本一本的出书。
评分何伟这样的观察者,深入中国内地,其实比象我这种在外企白领圈子里混的人更接地气多了。他笔下的中国常让我又惊又笑。当然他的中国三部曲带来的惊喜已经过去了,尤其因为是短篇报道,没有整体感,有些篇章还属于炒冷饭。我最喜欢的一篇不是写中国的,而是《恕我直言》。何伟的报道很见功力,从一个研究日本犯罪组织的美国专家着手,勾勒出了日本黑社会的特殊生态。我一直觉得何伟的非虚构文章里有很好的文学感及幽默感,在许多篇章里都有体现,起承转合都很漂亮。写作手法之外,我特别喜欢的、觉得他很重要的优点是他温和宽容的世界观,常怀着对世间万象的温柔体谅。
奇石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