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海斯勒(Peter Hessler),中文名何伟,曾任《纽约客》驻北京记者,以及《国家地理》杂志等媒体的撰稿人。
他成长于美国密苏里州的哥伦比亚市,在普林斯顿主修英文和写作,并取得牛津大学英语文学硕士学位。海斯勒曾自助旅游欧洲三十国,毕业后更从布拉格出发,由水陆两路横越俄国、中国到泰国,跑完半个地球,也由此开启了他的旅游文学写作之路。
海斯勒散见于各大杂志的旅游文学作品,数度获得美国最佳旅游写作奖。他的中国纪实三部曲中,《江城》一经推出即获得“Kiriyama环太平洋图书奖”,《甲骨文》则荣获《时代周刊》年度最佳亚洲图书等殊荣。海斯勒本人亦被《华尔街日报》赞为“关注现代中国的最具思想性的西方作家之一”。
发表于2024-11-24
奇石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6月14日给何伟发去一封电邮,列了10个问题,3天后就收到回邮,答得极认真,让我有点意外。花了很多功夫把英文翻成中文,贴在这里是想让更多读者看到和交流。 1、问:首先想知道,您现在正在埃及吗?从观察中国到观察埃及,您的感觉有什么变化?有哪些经历是您预料到的...
评分读过何伟(彼得•海斯勒)的《江城》、《寻路中国》,自然会对他的新书《奇石》充满期待。《奇石》是一本内容和气质上与《江城》、《寻路中国》有联系的书,比如在对中国的关注、在观察世象的敏锐上;但又有所不同,因为作者的视野不再限于中国,埃及的革命、尼泊尔的和平队...
评分念书时,羞涩的彼得·海斯勒喜欢读作家选集,把那当做范例,希望从中获得写作的魔力。那时,他认为小说是一种高级的文体,顺利成章地渴望成为小说家。事不遂愿,他后来成为了何伟,一个“有一点儿笨”,“对人友善,渴望跟任何人交谈”的人。但是,他终于可以把自己最喜欢的文...
评分有一种渴望叫认同 ——读彼得·海斯勒的《奇石: 来自东西方的报道》 █禾刀 先说点题外话。虽然这只是一部作品合辑,但对于中国读者而言,如果剔除那几篇无关中国主题的章节,兴许更能从中品味到别有的韵味。 中文名“何伟”的彼得·海斯勒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审视...
评分这本“Strange Stones”是何伟近十年来刊发于《纽约客》上的作品的合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一本“炒冷饭”的书,或者被我这样的无良读者理解为“为女儿攒奶粉钱”。何伟本人这么看:即使是《纽约客》这种对作品长度较为宽容的刊物,也免不了删减。而一部分早年写就的故事...
图书标签: 纪实 彼得·海勒斯 何伟 中国 随笔 社会 当代中国 社会学
如果你不认识何伟,就请从这本《奇石》开始。
如果你已经读过《江城》、《寻路中国》,甚至是《甲骨文》,那么,更不应该错过何伟的这颗“奇石”。
一个作家的笔,要如何赶上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
从2000到2012,3个国家,12个家,24个故事。
终于,在何伟的笔下,你不仅能读到奇形怪状的中国。
徒步长城,甲骨冰冷。从江城到新城,当年的艾米莉,已然成了大姑娘。
美国的西部,日本的黑道,尼泊尔的和平队,埃及的清真寺。
十二年来,何伟用心记录的,不止是中国。
何伟对核能的态度是这本书里的亮点,只要得到科学的开发,核电始终是清洁高效的能源。
评分收入《甲骨文》中已有的内容也罢了,收入《寻路中国》和《江城》中已有的内容,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评分这本以后,何伟应该不会再写和中国相关的书了。
评分读起来虽然不像《江城》和《寻路中国》那么带感,但是它是之前故事的一些延续,包括世界观的延续,隔着长长的岁月回望,何伟对中国的认识带着一些心有灵犀的“你懂的”,读完了之后,还能牵扯你的思想很久很久。
评分休憩45th,已经不需要在何伟身上浪费时间了,他自己也已经无法在中国身上看出更多,于是他去了埃及。这本书中再也没有江城中那种一种完全崭新的眼光目睹我们身边熟悉一切从而产生全新理解的高价值东西,,大多数文章与南方周末或是人物周刊随意一篇报道的题材写法深度完全相同,更要命的是,起码一百多页是寻路中国与甲骨文中的旧文章,老相好,譬如租车,魏子淇,捉贼打断手指等,刨去这些,就只剩下一些零零散散,散布在各国的所见所闻。与其说是江城、寻路中国一样有着内在脉络与精髓的见闻集,不如说只是想到哪写到哪的中篇随笔集,乘兴而读,败兴而归,浮皮潦草只值两星,看在何伟作品风风雨雨陪我走过这几年,感情分一星
奇石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