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野
重慶市人,1953年5月20日生。1980年畢業於武漢大學曆史係,1986年來近代史研究所。1996年評聘為副研究員,2003年評聘為研究員。著有《中華民國史》《聯閤政府與一黨訓政:1944——1946年間國共政爭》《民國政治的邏輯 》等作品。
巴黎和會就其本身而論,隻是一個純粹的外交意義上的國際會議。但是,外交是內政的繼續,在南北分裂、派係林立的特定條件下,外交不可避免地捲入政爭……
一時間,國內政潮陡起:當年理直氣壯地抵製對德宣戰的廣東非常國會,如今,又同樣是理直氣壯地要求嚮巴黎派遣自己的外交代錶,爭享戰勝國的榮耀。不久之前,康有為還是張勛復闢的主謀,公然推翻民國,現在卻反過來,以民國的名義,大義凜然地斥責政府專製。更為有趣的是,國會與國務院形同冤傢,為轉嫁對德和約的責任,彼此暗算,相互推卸,國會的不閤作,屢屢把國務院置於難堪與孤立的地位……
章宗祥、陸宗輿、曹汝霖“賣國”竟有難言之隱?
一戰後,段祺瑞怎樣從眾望所歸淪為眾矢之的?
當民眾輿論綁架外交決策時,會齣現怎樣意想不到的後果?
為什麼理直氣壯地抵製對德宣戰的廣東非常國會,到後來卻更理直氣壯地要求嚮巴黎派遣自己的外交代錶?
為什麼說五四學潮並不是一個純粹的下層學運?
從軍事領袖到政治領袖,吳佩孚怎樣實現瞭華麗轉身?
巴黎和會緊要決策時刻,為何外交總長陸徵祥擅離職守齣走瑞士?
為什麼張勛復闢時主張公然推翻民國的康有為,五四時卻以民國名義,大義凜然地斥責政府專製?
一個警察總監,為何竟能架空國務總理?
…………
發表於2024-11-21
巴黎和會與北京政府的內外博弈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1914年夏天爆發的歐戰對處於遠東的中國産生瞭莫大的影響。其一,1914年8月日本藉口對德宣戰,齣兵青島,由此中日之間在甲午戰爭二十年後形成瞭山東問題;其二,1917年北京政府因對德宣戰問題引發府院之爭,張勛復闢,結果導緻南北分裂;其三,1918年在段祺瑞集團的安福係的支持...
評分1914年夏天爆發的歐戰對處於遠東的中國産生瞭莫大的影響。其一,1914年8月日本藉口對德宣戰,齣兵青島,由此中日之間在甲午戰爭二十年後形成瞭山東問題;其二,1917年北京政府因對德宣戰問題引發府院之爭,張勛復闢,結果導緻南北分裂;其三,1918年在段祺瑞集團的安福係的支持...
評分我們都知道五四運動對於中國現代史的意義,也知道五四運動肇因於巴黎和會上關於山東問題的不公正條款。那麼,再深入一些的問題,諸如山東問題的産生、和會上列強對山東問題的處置、中國政府和民眾對和會的期待、中國外交使團的交涉、國內的政治環境和政治派係的鬥爭,巴黎和會...
圖書標籤: 中國近代史 曆史 鄧野 近代史 民國史 巴黎和會 外交史 外交
史料裁剪能力超凡脫俗
評分強烈推薦,作者通過巴黎和會山東問題,梳理瞭國際國內各個利益團體的行動與對策,外是列強通過犧牲中國利益達成平衡,內是無論哪方政治力量,國傢利益都高不過黨派利益,學生運動更是用來達到政治目的的手段,相比之下,顧維鈞顯得特彆贊!個人覺得一戰後的山東問題雖然鬧得沸沸揚揚,但似乎並未對中國有長遠傷害,與之對比的是二戰後的外濛問題,同樣是戰勝國,同樣是損害領土權益,甚至宋子文辭去外長職務不願簽字跟陸徵祥最後的逃避都有那麼一些像,然而在國內幾乎聽不到質疑聲音,就那麼無聲無息地翻篇瞭,如果有一本二戰後圍繞外濛問題的書,梳理國際國內政治力量利益利益集團對此的反應與考量,一定很有意思
評分鄧野
評分曆史事件的演進過程,通常是設計和突發事件交織的過程。因此,讀史時若過於關注小時間尺度上的前因後果,容易落入不可知論的窠臼。一旦把視野拉長,刪繁就簡,最終還是會發現,天行有常,無為堯存,無為桀亡。
評分“政治的選擇並不取決於論據,而是取決於需要。”嗯,每個人也是用這句話來實施雙重標準的。這本書把巴黎和會、南北和會、五四運動的來龍去脈寫得很清楚。當中印象最深刻的有幾點:1.日本利用不得有種族歧視的議案和意大利退會的契機,迫使列強犧牲中國在山東的利益。單純從操作層麵上來說,手段真是穩準狠。2.顧維鈞持續不斷的交涉和高超的外交技術,為中國挽迴瞭不少顔麵。3.吳佩孚巧妙利用巴黎和會和南北和會的交點,趁勢大打輿論牌,實現瞭個人聲望的急劇上升。看近代曆史的書越發感覺到,雖然每個人都有私心,但是在國傢危難時,所有階級都曾為瞭挽救國運而努力過。
巴黎和會與北京政府的內外博弈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