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明恩溥(Arthur Henderson Smith,1845—1932) 成为了美国在华最为著名的传教士之一。他的几本有关中国的著作,例如《中国文明》、《中国人的素质》、《中国乡村生活:社会学的研究》、《中国在动乱中》等,在美国乃至整个西方世界风行一时, 对西方世界的中国观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无论是研究来华传教士和近代中美关系,还是西方近代的中国学与中国观, 他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人物。
除了非常非常熟悉中国的国情,明恩溥也十分了解和关注中国民众的生存状况。1906年,他向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建议,将清王朝支付给美国的“庚子赔款”用来在中国兴学、资助中国学生到美国留学,这直接促成了后来清华大学和协和医院的建立。
发表于2025-04-10
大国与小民:外国人眼中的中国范儿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现在看来,明恩溥的这本书应该叫做《19世纪的中国人》,里面说到中国人的很多特点,现在都趋于消失了。当然,在某些贫困落后的地方可能还会看到。 比如说到中国人节俭,使用任何一块布料,都能充分使之物尽其用。但现在,即便一个不那么喜欢炫富的人,都不可能节俭至此(家中...
评分“美国罗斯福总统最喜欢的枕边书。”,本书的封面上这样写着,然后当我把全书翻完,这句话反倒成为一种讽刺。 读过一部分《费正清中国回忆录》,以记录历史事件为主,但也多次提到中国人的虚伪, 这种虚伪体现在普通老百姓的日常为人处事之道,也体现在当时的高层政治斗争,彼...
评分“美国罗斯福总统最喜欢的枕边书。”,本书的封面上这样写着,然后当我把全书翻完,这句话反倒成为一种讽刺。 读过一部分《费正清中国回忆录》,以记录历史事件为主,但也多次提到中国人的虚伪, 这种虚伪体现在普通老百姓的日常为人处事之道,也体现在当时的高层政治斗争,彼...
评分“美国罗斯福总统最喜欢的枕边书。”,本书的封面上这样写着,然后当我把全书翻完,这句话反倒成为一种讽刺。 读过一部分《费正清中国回忆录》,以记录历史事件为主,但也多次提到中国人的虚伪, 这种虚伪体现在普通老百姓的日常为人处事之道,也体现在当时的高层政治斗争,彼...
评分一本美国传教士写的书,已经100多年了。作者名叫Athur Smith,百度一下知道有个中国名字明恩溥。有两个翻译版本,我看的是梁顺根译的。英文书名应该是《Chinese Characteristies》,感觉译作"中国人的性格"更好一些,要不然又有人慨叹“中国人素质低”了。果不其然,百度相...
图书标签: 好书,值得一读 文化 社科 中国 民族性 社会学 想读 实用的书
中国国民性第一书,中国版的《菊与刀》!
这是一部湮没百年的社会学经典译著,作者明恩溥在二十多年审慎研究和大量观察的基础上,生动概括、描述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中国现实和中国人的性格特征,其观点客观犀利。以前的人是怎样的?别人眼中的我们又是怎样的?今天的中国由何而来?几百年时间里中华民族经历了哪些伟大而深刻的变化?了解和思考这些,对个人的自省自觉,甚至对民族的振兴发展,都是非常有必要且有益的。
美国罗斯福总统最喜欢的枕边书,鲁迅、林语堂、柏杨也深受其影响。
以第三人的视野俯视中国的情况,对于中国人性的解读十分精彩,见解也有独到之处。一个名族的这些特征归纳和描述相当到位。特别喜欢里面生动的例子论证。
评分帮助我们更加了解中国。存在的,消逝的,永恒的国民性
评分写的国民印象大都是清末时期外国人的中国映像,有史料价值。抽出的标题不错,一语中的。后半部分基本上都是看标题,在看文中斜体字的部分会比较有重点。通体看完后,再次觉得鲁迅先生不愧是大家,把中国人的劣根性批的清清楚楚。
评分读完四书,反而对儒学产生了更多疑问,再对照《中国人史纲》,顿生错乱之感。何以倡导仁义礼智信的儒家会让中国在历史的怪圈内杀个几进几出? 子曰“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邦无道时,若儒门弟子都隐了,邦又是如何有道的?有道了就出来做官,来摘果子吗?圣人之学不是明知不可而为之吗? 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义,就是做正确的事,不必信的言又何必要说出来?不必果的行又何必要做出来?既然说了又不必信,做了又不必果,这能算做“义”吗? 读《大国与小民》,略有所解。此书观察入微,鞭鞭见血,第二十六章所引花之安“儒学缺陷与失误”二十四条,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颇有可观之处。 此书又名《中国人的素质》、《中国人的气质》。
评分以第三人的视野俯视中国的情况,对于中国人性的解读十分精彩,见解也有独到之处。一个名族的这些特征归纳和描述相当到位。特别喜欢里面生动的例子论证。
大国与小民:外国人眼中的中国范儿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